... 明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官方尊崇儒学,倡导孝悌,医学被视为履行孝悌的重要手段。“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在这样的环境中,科举失意的知识分子,涌入医学领域乃必然之势。大批知识分子由儒入医,改善了医生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改变了宋时攻外科者“多是...
...长期生产生活中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积累;中医是一种文化,而不单单是医学。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
...记者日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举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07年全国心血管病影像诊断进展暨心血管影像及新技术应用学习班”上了解到,目前,北京安贞医院完成并建立了国内最大一组冠心病患者的完整临床核磁共振(MRI)资料数据库;该院医学...
...乘侮规律来诊断疾病,如:粘液质(湿寒)偏盛,水患为病,等等。 治疗方面:在维医的治疗方法中,绝大多数是根据四大物质的生克乘侮规律确立治疗原则的,如:壮水制火法,等等。 “米扎吉”学说 即气质学说。“米扎吉”(汉译为气质或属性)学说,是说明...
...传统的中医应该说具有很大差别,首先,他们是现代正规大学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现代大学生所应有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其次,作为将来从事医学科学、生命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应拥有广博而扎实的人文、自然科学基础;其三,为适应现代社会要求,中医人士亦要懂西...
...1061首。明代的《奇效良方》载方7000余首。清代《医方集解》载方700余首。清代另一本方书《成方切用》载方1180余首。我们看了我国历代的主要方书以后,不禁要问,我国最大的方书是哪一本?那是明代的《普济方》,它载方竞达61739首。 据说...
...中医学的现代研究不应只走自然科学的道路,还应增加中医哲学、中医心理学、中医社会学、中医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这样才可以真正全面地再现传统中医学的原创精神,避免现代人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困惑、价值混乱和方向迷失。 中医元哲学的研究...
...藏医特色疗法 藏族人民早在远古时代时就开始用开水治疗消化不良等医疗实践活动,据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记载:“患蛾喉头痛者用牛角、岩羊角、山羊角、马蹄等调外合剂”,这是古代藏族人民发现动植物的药用价值的有力证明。此外,藏族人民对外伤的处理由开始...
...回族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 ,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种意义是指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属性,或属性相反的两类事物,或一个事物中属性相反的两个方面。如雌雄、上下、左右、南北、进退、动静、生杀、强弱、明暗、寒热等等,《易传》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高亨《周礼注疏》卷五·544页,齐鲁书社,1979),...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