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万病)上白云母二十斤薄擘,以露水八斗作汤,分半洮洗云母,如此再过,又取二斗作汤,纳芒硝十斤,以云母木器中渍之,二十日出,绢袋盛,悬屋上,勿使见风日,令燥,以水渍,鹿皮为囊,揉 之从旦至日中,乃以细绢下筛滓,复揉 令得好粉五斗,余者弃之...
...砖上,先以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然后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三至五分,温酒下。(《博济方》驱风散)⒀治赤白痢:黄丹一两(炒令紫色),黄连一两(去须,微炒)。上药捣罗为末,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煎生姜、甘草汤下五丸。(《...
...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饮即下黑,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方。云母 芎 代赭 东门边木(烧,各一两) 白僵蚕 乌贼骨 白垩 皮(各六铢)鳖甲(一作龟甲) 桂心 伏龙肝 生鲤鱼头(各十八铢...
...治骨蒸劳,退热解肌,进食。(出《博济方》)九肋鳖甲(一个) 北柴胡(二两) 甘草 杏仁 桔梗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各一两) 胡黄连 宣连(各一分) 官桂 木香(各半两) 麝香(一字) 酥蜜(各三两)上十四味同为细末,用青蒿一斤,...
...治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柴胡(半两) 赤芍(一两一分) 白蒺藜根(一两一分) 川附子(炮) 青皮 吴茱萸 陈皮(各半两) 青木香(一分) 乌鸡(一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上八味为末,入乌鸡肉内,再杵成膏,...
...《博济方》牛膝海桐皮煎丸治肾脏风,并肾俞气,有时上攻耳目头,而背膊,及流注手臂腰脚,筋络顽麻,疼痛,或时无力,耳作蝉鸣,以至重听,大壮筋骨,补元气。牛膝(半斤) 海桐皮(半斤,二味细锉,杵为末,用好酒五升,于银石器内,熬成膏)附子(加皮(...
...治翻胃,全不下饮食,开胃和气小木香散,出《博济方》。胡椒(二十一粒) 木香(一小块) 糯米(一撮)上三味同炒,至米熟为度,杵为末,分作两服,每用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庚戌年乳媪病,得上三方而愈。...
...升,日三服八合,亦可壹升,药下乃食一合米粥,日三,三日后日中三合。 又方茯苓(去皮) 右以淳酒渍令淹密封十日,出之如饵可食甚羹,服方寸匕,日三,令人肥白,除百病不飢渴延年。又方 茯苓粉(伍斤)、白蜜(参升)右贰味,渍铜器中,瓷器亦得,重釜煎...
...主逆产,以膏画儿脚底即正。又主中风,发狂。取膏如鸡子大,以热醋搅令消,服之。(今附)千金方∶治妊娠妇热病方∶取车 脂服之,大良,随意服。又方∶治妊娠腹中痛。烧车辖脂末,纳酒中,随意服之。梅师方∶治诸虫入耳。取车 脂涂耳孔中,自出。子母秘录...
...意识的增强,冬季服用膏滋之风日益盛行,膏滋方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本文从探讨《黄帝内经》的“秋冬养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等观念以及命门学说角度,介绍了膏滋方的起源和理论依据。 □ 顾植山 安徽中医学院 (一) 考察膏滋方的起源,有4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