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附中恶)_《婴童类萃》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不同。暑之为气,时应乎夏。在天为,在地为火,在人为心。暑之伤,先着于心。其症∶头痛眩晕,心烦面垢,身口渴,其脉虚濡。昏仆不知人,亦与中风相似。名曰中暑中暑者,气虚而受于暑也。寒治以温散;中暑治以清凉。先候天时,次随症治。大小须则形殊...

http://qihuangzhishu.com/739/44.htm

中暑门_《石室秘录》_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阳气亦从之而出,阳出而心中之阴气亦且随之而散亡,所以丧神失守耳。吾以黄连平其心火,石膏除其胃火,而大加人参以救其亡阳之脱,庶几火散而正气独存,神存而外邪皆失也。中暑循衣摸床,以手撮空,本是死症。然而可救者,以暑气之在心,解心中之,则五脏...

http://qihuangzhishu.com/638/169.htm

夏季防中暑_【中医宝典】

...夏季,由于气候炎热,是中暑的高发季节。因此,在夏季生活宜防中暑。 专家们指出,中暑是发生在夏日酷暑或高温环境下的一种急性病。当人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或炎夏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或活动,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912.html

中暑的发病机理_【中医宝典】

...方式散热,以保持体温在正常范围内。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寻环境吸收,造成体内热量贮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546.html

中暑外治的妙方_中药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放血,或加大椎拔罐。对轻症中暑,刺血后挤出血数滴,片该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挤出紫黑血液0.5~1毫升,并给予清凉饮料,针后约10分钟患者神志即可转清,继而退汗出,诸症消解。 按摩疗法 轻度中暑可取足三里、...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788.html

中暑的辨证论治_【中医宝典】

...□ 缪茂军 冀红 江西省全南县中医院 中暑是在高温伴高湿或烈日暴晒过久的环境下,由于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组急性热病。中医认为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日下或高温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入而发病。发生中暑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926.html

冬天洗澡也要当心“中暑”_【中医宝典】

...很多好的功效,但老人如果洗澡的方法不当或通风不好也会发生“中暑”,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这与夏季的中暑原理是一样的,其原因是浴室内门窗紧闭,室内湿度明显高于外界,而浴室内人多,空气流通差,时间久了,空气相对浑浊。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8781.html

图说夏季如何防中暑_中暑中暑治疗_【中医宝典】

...夏日炎炎,如果在阳光下暴晒太久,或长时间在高热的环境中工作,或室内过于闷热,都可能引起中暑。那么怎样避免中暑的发生呢? 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9202.html

中暑_《证治准绳·杂病》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调下。气虚人温浆水调下。昏迷不省者,不过两服。盖中暑人痰塞关窍,皂角能疏利去痰故也。又有暑途一证,似而轻,欲睡懒语,实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饮加香薷一钱。苏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宜香薷饮。苏后为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

http://qihuangzhishu.com/571/7.htm

产褥中暑_【中医宝典】

...体温上升、脉搏呼吸增快、面色潮红、出汗停止、皮肤干、痱子布满全身或出汗而体温下降。 (4)重度中暑时,体温继续升高,可达42℃或以上,可出现昏迷,谵妄、抽搐、呕吐、腹泻、呼吸急促、脉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瞳孔缩小、瞳孔对光反射和膝反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6963.html

共找到350,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