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中和者必长寿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后经孔子注入中庸之道普遍和谐观的丰富内涵,而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 怡情养性修德是养生长寿的根本,孔子早于《内经》几百年就提出“仁者寿”的观点,即养生要从养德开始,要修身发扬人的善性,清除心理障碍,取得心理平衡。《呻吟语·卷三养生》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57.html

使第三十七_《灵枢》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阅,以观气。气者,藏之使也,时之副也。愿闻其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藏之阅也。黄帝曰愿闻其所出,令157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98.html

中医词典拼音Y篇_《中医词典》x~y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忧气,则不可极作,暮卧不安席。”参见七气、九气条。忧恚(huì会)忧愁和愤恨。《素问·忧恚无言》“人之卒然忧恚而言无音者,何道之塞?”忧膈病证名。膈之一。见《肘后备急方》卷四。证见胸中气结烦闷,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无力(见《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8/195-2-5.html

黄帝内经·灵枢·使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疗法中有通过面部五官观察反映五脏变化的种气色来诊断病症的方法。气,是受五脏变化支配的,也与时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变化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岐伯说人的五官,是五脏在外的反映。 黄帝说我想知道五官如何反映五脏的...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05.html

黄帝内经·灵枢·使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针刺疗法中有通过面部五官观察反映五脏变化的种气色来诊断病症的方法。气,是受五脏变化支配的,也与时相配合,我想知道五脏变化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岐伯说人的五官,是五脏在外的反映。 黄帝说我想知道五官如何反映五脏的...

http://www.wenxue360.com/guji-fanyi/905.html

恭·孙膑兵法

...兵有一曰威强,二曰轩骄,三曰刚至,四曰助忌,曰重柔。夫威强之兵,则屈软而待之;轩骄之兵,则恭敬而久之;刚至之兵,则诱而取之;忌之乒,则薄其前,噪其旁,深沟高垒而难其粮;重柔之兵,则噪而恐之,振而捅之,出则击之,不出则回之。兵有恭...

http://wenxue360.com/guji/4194.html

中庸·第三章读解

...,这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这样说来,中庸之道是不是也只能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而加以提倡呢?...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53.html

孙膑兵法·恭译文

...军队有种类型第一种是威武强大,第二种是高傲骄横,第三种是刚愎自用,第四种是贪婪猜忌,第种是优柔寡断。对付威武强大的军队要故意示弱,装出屈服的样子而等待时机;对付高傲骄横的军队,可以装出恭敬的样子而假以时日;对付刚愎自用的军队,可以用...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795.html

中庸·第二十七章读解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76.html

中庸的解释_中庸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禮記篇名。相傳為子思所作,闡述中庸之道。宋朱熹將其從禮記中抽出,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 流行語。中間很臃腫。 如「人到中年,身材也中庸起來。」...

http://hanwen360.com/c/7938.html

共找到496,9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