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医师从事中医数十年,学识经验,俱称上乘,夙为余所景仰。晚年息影家园,惧中医时病之学湮也,爰取雷丰《时病论》之书,撮其大意,厘为新编,缀以歌括,便利初学。余受而读之,见其文字流畅,说理透彻,立法精详,其处方用药又大都结合临床实用,以视雷氏原...
...医经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 【医经】 指中医学术的古典着作。《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汉以前的医书七部共216卷,称为医经,即《黄帝内经》、《外经》,《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和《旁篇》等七种有关解剖、生理、病理和治疗...
...难愈者,有不治竟不愈而死者。其自愈之徉,诚不必服药;若难愈及不愈之疾,固当服药。乃不能知医之高下,药之当否,不敢以身尝试,则莫若择平易轻浅,有益无损之方,以备酌用。小误亦无害,对病有奇功,此则不止于中医矣。如偶感风寒,则用葱白苏叶汤,取微汗...
...?专家权威乱讲,传播媒体乱播,大众误听专家权威的话而误认草菅人命的医学为科学,医好人是科学,医死人还是科学?中医就是不科学?中医医好人也没有科学依据?江湖郎中(昔日郎中为医生,今日郎中为骗子),害了三、五个人,科学郎中(权威)却害死了...
...中医论温病与伤寒,分辨最清,中药治温病,更属奇效,可称百试百验。所虑者,误将此症认为伤寒则大左矣,西医根本即将伤寒、温病,认为一病,故其治法远不逮中医也。(除预防注射法)【原因】西医谓肠窒扶斯病菌,为本症之原因,信然。但中医气候之说,风、...
...复起,当不狂悖吾言,中医西医与世之病此者,其谓然乎?其不谓然乎?有此棒喝,虽在梦酣,皆当警醒(本草方书至多,皆无明白补络方药,必须化裁成方,已详《医医医外编》。本证门中,兹不赘见)。学医不可为古人所愚,亦不可为古人所囿。盖古书流传日远,虽...
...喘喘之一症,更有虚实之分,中医论喘最详,大凡参一脉象,以定虚实。实证之喘,不外宣通肺气,有寒则用麻黄、杏仁等,(必参照其他症象)有热则用桑叶、苇根、金银花、瓜蒌仁,皆和平有效之治法。(余不取葶苈泻肺法)虚(阴阳)证之喘,则不外于补肾及固摄...
...看了某报头版刊登的“大力扶持中医民族医”的报道,笔者心里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句话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了,可是具体的行动有多少呢?笔者以为,要真正体现国家对民族医的扶持,应该有切实可行的政策。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中医民族医的执业医师...
...《易》这个系统在讨论两仪四象以后,就跳到八卦这个层面,当然,八卦也有三阴三阳,但是,阐述的角度显然与医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医系统的三阴三阳应该说是很独特的。我们看《素问》,在《素问》的前几篇里,只讲二阴二阳,特别是《四气调神大论》,它只提...
...,临床上中西并用,“选方辨证,悉遵古法,而证以西说;论病释理,多采西学,而参以经验”。他提出中医“以其固有之特长,补充新学识,人材鼎盛,自必后来居上。如此者,可名曰新中医”。“新中医”的内涵是:“所谓新中医,必以国学为经,西学为纬,择善而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