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俱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阴阳俱指寸部和尺部俱现象。 【阴阳俱】 语出《伤寒论》。指寸部和尺部俱现象。寸脉属阳,尺属阴,两部,即浮。见于外感寒邪,腠理密而无汗,表气闭而不宣,是表实的见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25.html

相兼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而代,沉不鼓,久病与阳病得此,垂亡候也。若沉而弱,沉而涩,沉而结,主亡血伤精,六极,诸如此类,不得概以沉属寒属痛。” 《学阐微》:“沉滑痰食,沉实内有积滞,沉数内热,沉阴寒,沉弦痰饮壅闭,沉缓内郁寒湿,沉微阳微气虚,沉涩血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01.html

脉象变动病理方面认识(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分析脉象变化的程度亦是表得病机的重要方法,自然它亦会联系到生理、病理乃至预后等问题。例如《内经》中论述季节、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死证对就是用某些脉象结合胃气的有无多少,亦就是具体脉象的突出程度,来说明其机制的。 除此以外结合临床病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4.html

(阴中之阳)_《诀汇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体象 有力,左右弹人;如绞转索,如切绳。者,绷急而兼绞转形也,多枭动夭矫势。《素问》曰∶“往来有力,左右弹人手。”则刚劲概可掬。主病 主寒邪,亦主诸痛。左寸者,目痛项强。在左关,胁肋痛胀。左尺者,腰脐作痛。右寸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uehuibian/690-10-1.html

华氏诊缔造神医的摇篮_【中医宝典】

...华氏诊法把繁琐的脉象归类简单化,使有规律,让初学者能体会很好。这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能用诊诊断断出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的诊方法。 时下社会中兴起一种新的诊病学——手纹手色诊病学,在中医它属于望诊内容的一部分,它比较直观,比较准确,而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8.html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病,前人谓右反大于左,此指邪热达于肺、胃者言也。尝有伏温初发,其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弦数,遂见于左手关尺两部者甚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而脉象转见细弱不鼓象∶逮托邪化热,始渐见浮硬。此由肾气先亏,...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refengyuan/813-6-4.html

脉象滑、涩、玄、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绳索绞转,的张力大,跳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见于外感风寒、剧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1.html

何为体脉率幅?_【中医宝典】

...失常,形可有弦、、滑、代之殊。弦皆血脉拘急象,或因邪阻,或因正虚,经脉温煦濡养不及而拘急。滑乃气血动盛也。或因气血旺,脉动盛而滑,如胎孕;或邪扰,激荡气血,涌起波澜而滑;或正气虚衰,气血张惶而滑。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2.html

中医诊六大误区_【中医宝典】

...“盲人名医”,才是真正的高悟性人才吗?绝对不是! 勤求己过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当学而无绩,则责己之过,很少怀疑所学非。其实学诊难有收获,关键在于古今传习诊理法尚不完善,存在诸多误区。 误区一:对"平人脉象"论过于侧重于脉象的变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3.html

脉象类比和相兼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为一息七至;促脉为数而时止;动脉为滑数而短。 迟脉为一息三至;缓为一息四至,稍快于迟。 3.形类比较 形包括道粗细、形长短、脉象流利度和脉管的紧张性。 洪脉与大、实 浮大有力,来盛去衰,如波涛拍岸势为洪脉;宽倍于寻常为大...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5.html

共找到550,08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