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气逆,脉象大有力。 与肾的关系:肾藏精,为元气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有力,是谓“有根”。若精血衰竭,虚阳浮越则脉象变浮,重按不应指,此属虚大中空的无根,提示阴阳离散、病情危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1.html

中医脉象简介_《常见病自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诊则是这一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古代无数医学家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关于摸脉搏来诊病的理论,这就是中医脉象学,并将它列为四大诊断方法之一,即切诊。通过指下脉搏的细微变化,再结合望诊、问诊、闻诊,对病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33/113.htm

生活与脉象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居处,动静、勇怯、亦为变乎?统伯对曰:凡人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1.html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指正常脉象在春季的变化。,形容势有如弦线弹动,表示气的流畅而坚挺。春天阳气上升,生发机能较旺,故脉象也表现出弦象。...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04.htm

论温病初发脉象舌苔本无一定_《温热逢源》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温病,前人谓右反大于左,此指邪热达于肺、胃者言也。尝有伏温初发,其邪热郁于少阴,或连及厥阴,而,遂见于左手关尺两部者甚多。更有邪机深伏,郁湮不达,病象颇深,而脉象转见细弱不鼓象∶逮托邪化热,始渐见浮硬。此由肾气先亏,...

http://qihuangzhishu.com/813/17.htm

常用脉象的辨别方法_【中医宝典】

...进行辨别和分析的多种方法。并且,这些方法很实用,既简便又准确。因此,应该将这些方法再充实到现在的诊脉方法。 1、辨别和分析反映位的脉象 反映位的脉象分四类:一是浮,二是不浮不沉,三是沉,四是伏脉。其辨别方法是,首先确定将寸口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5.html

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乃气与血耳。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正如《医学入门》所云:“乃气血体,气血乃之用也。”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诚如《素问·要精微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06.html

脉象变动病理方面认识(二)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阴脉者死。”提出了“阴阳力基本认识的脉象对比方法。具体地运用对比方法,以得病机的论述是很多的,例如“辨法”中有:“病人若发热,身体痛,病人自卧,师到诊其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若表有病者,当浮大,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3.html

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沉取应有力。常见病有浮、沉、迟脉、数、虚、实、滑脉、洪脉、细等。 浮: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气鼓动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93.html

人之将死的几种脉象......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 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如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为转豆;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情重危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25.html

共找到550,4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