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乘的功夫是这样练出来的_【中医宝典】

...的中医学生给人诊病,治病,他的诊断率和治愈率都很低,不久他就会喊出中医治不了多少病啊!只是辅助治疗,其实他哪里知道,中医可不是病和药的简单对号啊!这里的学问太多了(我说这话只有仔细研究过中医的医生才能理解呀!)学好中医讲悟性啊! 比如说学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7.html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窥大家风范。现将随诊时薛老临证教化之语整理成文,以启后学。 问诊很重要 薛老说,中医问诊很重要。中医诊病讲究“、闻、问、切”,讲究“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来判断脏腑气血的功能。外在的临床表现中有些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识别,但大多需要详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44.html

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思想_【中医宝典】

...病人的康复。 中医学同全科医学的相似并非偶然,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另外,中医、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和“一根针、一把草”的治疗手段,更适合广大社区和家庭。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全科医生,应该努力学好中医学,以便能在临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33.html

中医舌中病理苔色有几种?各主何证?_【中医宝典】

...在中医舌中病理苔色有4种: ⑴白苔:主表证,寒证。 ⑵黄苔:主热证,里证。 ⑶灰苔:主里证,见于里热证,亦可见于寒湿证。 ⑷黑苔:主里证,主热极及主寒盛。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28.html

中医药现代化不能轻易否定中医思维——兼与黄煌商榷_【中医宝典】

...按照黄煌的逻辑,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医圣张仲景《临证指南医案》,这些医案基本上能够真实反映其诊疗思维和用药经验,但该书却从来没有出现过用某固定方治愈某病几十例的记载,而我们也只能借鉴叶天士中医诊病思维和用药经验,掌握如久痛入络,活血化瘀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56.html

金明渊_二、博采众长 融合新知贯通中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每每恳告学生;吾辈肩负承接中医启用西医技能之重任,当竭心尽力求其合辙。医药之用在于救疾苦,免夭折,人命至重,苟有良说良法,当一律研究采用,不可存中西门户之见。中医得西医之长而更切实际,亦西医得中医之法而更有进步。际此中西医学交流激荡之秋...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mingyuan/475-3-2.html

诸脉诊病杂法_《医学纲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脉诊病杂法者,窍恐迷乱诊病大纲,故以杂法名之也。凡前篇脉之浮、沉、迟、数、虚、实、洪、细、滑、涩,所指阴、阳、表、里、寒、热、血、虚、气实之病者,皆诊病之大纲,学人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故《内经》论脉主病,必以阴阳相对言之,或以五脏分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gangmu/335-6-6.html

侗医诊病_【中医宝典】

...病变部位和原因。如因饮食过量,脐眼以下疼痛是犯谷米;脐眼以上疼痛是犯水、酒、鱼、肉;胸口疼痛是犯酒、肉和酸。侗医多以此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 2.望诊 脸色、皮色。色泽分青、紫、白、红、黄。脸色青是冷病;脸色黄是潮病,或是虚弱病,或是犯男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15.html

何謂「診」?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何謂「診」? 診是四診之首,也就是診斷的第一步。 診的應用範圍十分廣泛,一般又可分為 (觀神、視形、察色、辨舌) 四大方面。 「診 」-- 觀神 就是觀察病人精神、神氣的變化。 內經上說:得神者生,失神者死。什麼叫做得神呢?凡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66.html

望诊——舌_【中医宝典】

...舌是通过察看舌质和舌态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方面的变化测知病情变化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诊法,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舌质(舌体)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 1)舌质:从舌质外观,测知脏腑病变。一般以舌尖诊心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27.html

共找到418,5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