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是通过望闻问切种检查手段对疾病作出诊断,简称。其中切诊是切按触摸身体一定部位,脉是触按经脉搏动,脉包括在切诊之内。切诊除包括脉外其它常被采用的为胸背触诊和腹部触诊,尤其是腹更为重要一些。 下面就这方面的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29.html

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后两句已包括了切诊、望诊和闻的内容);陈修园《医学实在易》:「一寒热二汗,三头身便,五饮食六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旧病十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两者内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03.html

学认识_【中医宝典】

...吗? 六、脉学座谈的形式 脉在临床应用上的经验交流,希望老前辈们根据多年的体会和心得,有多少谈多少,不拘形式,像谈家常那样,油盐酱醋,一点一滴都好。汕头老中医林维镛先生和我谈到脉学,他说:“我几谈几种”。像右关脉芤弱,表征胃实质的缺损,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43.html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_【中医宝典】

...注重合参。“望”为之首,就是看一个人的精气神。“有诸内必形诸外”,一个人的面色、眼睛、舌象以及指纹如何,都与患者的病情轻重等有密切关系。 “望而知之谓之神”。望面色,是观察患者面部的颜色和光泽,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可了解五脏六腑盛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5.html

中医的常见病_【中医宝典】

...“舌”是中医在疾病诊断上相当重要的依据。人体内脏功能的好 坏,只要伸伸舌头,专家就能看出疾病的端倪。中医看病注重望、闻、、切,舌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最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舌苔薄且白,如同披覆着一层雾状的薄纱。舌形应为长椭圆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38.html

华氏脉传授内容探秘_【中医宝典】

...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来咨询华氏脉事谊,他们听说十几天就能学会脉、舌、一个月的高级班,不仅精确诊脉而且能辩证开方用药而感到惊奇和疑惑!也难怪朋友们有疑虑,按常规的现象来分析是不可能的!一个读完中医本科的大学生,花了五年的时间来学习中医“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015.html

候之一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曰”字,《甲乙经》无“岐伯对”三字。“”字,仁和寺本残缺下半部,据《素问》补。注“泻之”后所缺字,谨拟作“病而虚者”;“补之”前所缺一字,谨拟作“而”字。“络”后所缺三字,谨拟作“脉之血”。黄帝曰:决死生奈何?岐伯对曰:形盛脉细,少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1.htm

要点_《中医妇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妇科疾病的要点,在对全身症状了解的同时,着重阐述经、带、胎、产方面的诊察方法。在临床上必须合参,不可偏废。...

http://qihuangzhishu.com/81/30.htm

虚里_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切诊中,胸腹内容之一。虚里即心尖搏动部位,是胃的大络。因人以胃气为本,虚里又是宗气所会聚的地方,虚里的动势,有助于探察胃气和宗气的盛衰,正常情况下,虚里之动,当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急。若按之动态微弱为不足,是宗气内虚;如果动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henxuli-1435.html

中医问诊_【中医宝典】

...前面已经说过,中医辨证靠合参,一个医生即使切脉经验非常丰富,也不可能单凭切诊就准确无误地辨识病证。诸如病人的发病情况,经过何种治疗,效果和反应如何等材料,都只能通过问诊才能获得,故问诊甚为重要。 中医问诊的要点有二:第一是,要根据辨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969.html

共找到458,0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