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的奥秘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运行都始于肺而止于肺,因此,寸口脉能够反映五脏六腑十二经气血的病变。 另一方面,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与脾同属太阴,与脾气相通,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脏腑气血的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结 语 脉作为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_【中医宝典】

...则须全面考虑,去伪存真。 (3)合参:诊断不能单靠切脉,而须望、闻、问、合参。切不可不问病情,单凭切脉就主观臆断。 (4)不能机械地、一成不变地对待两手寸、关、尺(共六部)分主脏腑的规定,而应全面地从脉象主病出发,参考其它三,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34.html

寿小云:中医解读身心奥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海霞 寿小云教授,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他长期从事中医脉象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对疾病脉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452.html

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左手寸脉候心,关脉候肝,尺脉候肾;右手寸脉侯肺,关脉候脾胃,尺脉候命门。总的来说是“上寸脉以候上(躯体上部),下尺脉以侯下(躯体下部)”的原则。此外,还要结合浮、中、沉等不同的按方法,从各个方面比较以求得正确的脉象,进而与结合分析,...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6-1.html

总括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安烦苦欲饮食二便也,切脉者,切脉之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有力无力也,医者诚能以参合表里虚实寒热之病,则可保万全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7/1090.htm

中医是怎样诊病的?_【中医宝典】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种方法,简称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从五官四肢体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望、闻、问、种诊断方法,诊察疾病表现在各个方面的症状,就可以了解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45.html

中医诊断技能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问、技能?他们将中医科研中新近研制的仪器设备融入到《中医诊法技能训练》实验课之中,如脉仪、舌仪、面仪、脉象模拟手等用于学生实验,使得枯燥、抽象的中医基础理论,变得直观、量化、易懂易学。 由王忆勤教授主讲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84.html

世界最早舌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_【中医宝典】

...世界最早舌专著——《中医诊断学认为人体重要脏器的疾病,均可在舌头上有所反应,可以通过舌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的道理相合。正因为中医很重要,所以世界上不少国家正在深入研究,他们通过舌萤光检查、舌印检查、舌的病理切片检查、舌的活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3.html

候之一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兹于注“二”下,将原钞小字,改书大字作经,庶上注二,下注三,眉目朗然。又“寒热”下,《素问》、《甲乙》有“病”字。“寒热”上,《甲乙》无“是故”二字。热中及热病,以日中死;肺中热、伤寒热病,皆是阳病,故死于日中阳极时也,此为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1.htm

中医理应继承和发扬_【中医宝典】

...□ 朱国喜 河北省叶县北大街卫生所 中医的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临床应用源于《中医诊断学中切诊内容之一,是中华传统医学之的瑰宝,应当继承和发扬。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21.html

共找到507,94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