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诗并各题赠_《评琴书屋医略》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儿侄辈遵余所著《略》试之颇效因有学医之志作诗晓之小道仍难哉(儿侄曾言业儒之难),谁信无过,书充栋梁,讵易万卷破。无恒不可作,良庸分动怠,良能济人,庸必贾祸。证不疑似分,药味彼此妥,误用同操刀,敢信无因果。知之惟最佳,业之未必可,...

http://qihuangzhishu.com/1040/5.htm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二)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积极开展各项学术活动。 1951年,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药研究所建立的史研究室是中国最早的史研究专门机构。1955年该研究所划归中医研究院,1956年,中医研究院史研究室受卫生部委托,开办了全国第一届史师资训练班,为中国医学史的教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0.html

血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栀子、天花粉、白茅根等)竟治愈之。此虽例外,录此足以知此症之变化,不可不慎也。②其次则为中医之治女子之经闭及血崩二症,根据余之经验,简单说明于下。大率经闭一症,十之八九,治法之有效阶段,分为第一养血,第二行血,第三大攻大破,而最有效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2.htm

永富独啸庵_《先哲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独啸庵脱洒风尘,义气慷慨,似不屑。而至其失鉴误治,详录以为后图。是以年虽未满强壮,治术多可见者,今就其遗着钞一二云。痢疾初起,尤可重发汗,而俟邪气聚于胃,与大小承气汤为得也。(按∶疫痢汗下之机,最为紧关。其初发汗彻透,则十可治七八。若...

http://qihuangzhishu.com/945/12.htm

八宝粉中的游离汞、铅会伤人吗?_《中医之钥》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使用朱砂、铅丹。要知道治病,最毒砒礵亦可做为治病救命的药物,中药信石即砒礵尚未被禁用,朱砂却含冤莫白的被一纸公文“禁止使用”,真权威。民间有“西医杀人无罪,中医救人无功”之叹!为什么呢?今日中医医好一万人,大家都看不到也听不见,若死一个人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27/112.htm

清代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等,均一扫成见,另树一帜,实中医史上千百年独见之医学评论大家。又著《难经经释》(1727),《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736)、《伤寒类方》(1759)及《内经诠释》、《...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9.html

咳嗽_《止园话》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真正急性传染之肺炎,再遇毫无西医知识之中医,往往误于医药,致伤人命,此非余轻视中医,在西医诊断治疗此症,绝不致误,然中药更有奇效,惜中医书太冗杂耳。盖以中医书论咳嗽,谓五脏六腑三焦,皆令人咳嗽,说太支离,向无急性传染病之名,故中医对此危险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29/43.htm

乔序_《疡大全》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之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肉,以滑养窍,自非明乎炊汤脉神之术者,其可易而为之哉!且古之人诊头痛而决其将呕脓,脉面赤而知其为内疽,兼并擅,方号名家。顾君传三世,精通内外两...

http://qihuangzhishu.com/344/4.htm

方论(三十八)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盛行于世矣。尤惧其 于记诵。故复出家藏秘诀。编成诗括以便之。余阅之累日。见其旨邃而理明。言简而意尽。虽中医执此施治。可以奏功。如病者知之。不为庸医所误。真医家之铁鉴。而深幸是编不可少也。遂名之曰镜。以溥其传。凡有志于此者。果能熟而通之。...

http://qihuangzhishu.com/485/121.htm

佛教和傣的五蕴理论异同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分为“蕴”、“形体蕴”、“受蕴”、“知觉蕴”、“组织蕴”。 据傣文献《三界五蕴四元素》所述,由于男性和女性的支配,促成了五蕴形成的物质元素。“喃鞍宰”、“喃鞍英”(精子、卵子)一旦结合形成胚胎,五蕴便随着相继产生。 傣认为,“”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839.html

共找到528,4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