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治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是“施治”。例如患者初起有头痛、身热、自汗、微畏寒、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症状,经过分析综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bianzhengshizhi-2491.html

施杞_二、精于辨证,善于调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第一类,从病因而施调治,如骨折脱位患者因伤后气滞血瘀,经隧不通扰乱神明,见疼痛肿胀,失眠,每用新伤续断汤主之。第二类,从六经辨证而施调治,如颈椎病,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从太阳而治,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热结在里,关节...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3-2.html

三焦辨证的认识_【中医宝典】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12.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宝典】

...除了上面介绍的八纲、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外,中医还常对一些内伤杂病采用脏腑辨证的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不同证候,加以分析归纳,并作为辨证依据的。这种辨证方法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脏腑的生理病理及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712.html

临患务须辨证,施治贵在变通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临患务须辨证,施治贵在变通 宋 兰 我从事中医临床26年,先后在儿科、妇科门诊、内科门诊及病房工作,所接触的患者大多应用中医的理法方药为其诊治,疗效普遍反应良好。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医药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蕴藏着无限的宝藏,而整体观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87.html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_【中医宝典】

...不分胃热、胃寒、胃虚、胃实引发,一律服用胃气滞痛冲剂。结果,患者常出现予后不佳、反复发作现象。”这是中医界著名专家周超凡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的“不辨证随意服药现象”。 周教授指出,中医在对感冒和胃病治疗中,讲究辨证论治由来已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16.html

论真中风外有六经之形症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中风证宜从洁古、东垣之论,以中脏、中腑、中血脉为辨证之的。洁古云∶中腑多着四肢,中脏多滞九窍。东垣亦云∶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中血脉则口眼 斜。而方书所载,混言外有六经之形症,以大小续命汤为主。夫人身脏腑有十二经,手有三阳三阴,足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6-0.html

现代病名的诊断及辨证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现代化要求、向未来迈进,就不是单纯的指感技术问题了。 2、辨证 对于辨证,脉诊的意义就比诊病大得多了。现代医学面然不讲辨证,但引进到中医方面来以后从中医的方法角度上予以再认识,它就有了辨证的问题和需要了。对于疾病的认识有这种要求,从治疗角度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17.html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理论认识_【中医宝典】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逐步地把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的理论结合起来,创造我国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理论,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责任,笔者现根据个人的认识水平,谈谈对中医辨证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399.html

经证_辨证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经证和腑证是六经辨证中某一经证候的进一步分类。经脉都内联脏腑,当病邪侵扰经脉之气而末聚结于腑时的症状,称为“经证”;若结于腑的称为“腑证”。临床上经证,腑证一般指三阳经疾病而言。经证和腑证的划分,是后世(伤寒论)注家所立的名称。如太阳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ngzheng-40.html

共找到370,81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