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战国时期,用药品种日益增多,药物学知识不断丰富。除了用单味药治病之外,还探索多味药组成复方疗疾,因而出现了方剂学的萌芽。一、本草知识的丰富出土医书中的药物(1)阜阳汉简《万物》所载药物:此书简残损太甚,根据可辨认者统计,共收载药物七十多...
...古籍的方法与讲求名物训诂的汉学迥然不同,不再是简单的搜集、传录、编辑,而是在精心校订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原著义理的阐发,但牵强附会,篡改古书之处也不在少数。在医学文献研究与整理方面,同样如此。 由于未经北宋校正医书局刊行的古医书至今罕见,后世对...
...字音义》一卷。续集为陆氏校刊的医书,共4种,二十五卷。由其子陆润庠刊于1910年。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三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五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五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十二卷(原书六卷,另六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二卷...
...字音义》一卷。续集为陆氏校刊的医书,共4种,二十五卷。由其子陆润庠刊于1910年。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三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五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五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十二卷(原书六卷,另六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二卷...
...今《素问》四库著录本。其书出宋·林亿等所校正,当校正时,即谓《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居今《素问》四卷,篇卷浩大,不与前后相等,所载之事,亦不与余篇相通,疑此七篇乃《阴阳大论》之文,王氏取以补《素问》之阙卷者。今按其说,未知确否,而其文系王氏...
...疾病者最多。此外,还颁有关于征集、校正、编撰医学书籍;举办社会慈善机构和医院;改革与普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与医师社会地位;改革旧习俗和禁止巫觋,开办卖药所,实行进口药专卖;修订或颁布本草专书;重用道士医生和草泽医生等等医政法令。宋代律令大都...
...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年由门徒们整理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
...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年由门徒们整理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625条。...
...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而且载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宋元时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同时期世界药物学领域占...
...金匮著作简称《金匮要略》。三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