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病证的传变_【中医宝典】

...三焦病证的传变 三焦病证是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临床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一般的传变规律。早期常表现为上焦病证,传变多由手太阴肺经开始,进而传入中焦及下焦,这种传变途径称之为顺传。若病邪重,病人体质弱也可逆传心包。有的也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807.html

三焦有几_《质疑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身十二脏腑经络,《灵枢》《素问》详辨,各有定名部分,独三焦之名,在经文亦多臆说;后贤之详其义者,更多旁杂,而无一定之论,是不能无疑,而为之考究,以正其指归。即如王海藏,为东垣高弟,亦致疑于三焦之名,而问之曰三焦有几,启其端而究未能定其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iyilu5586/274-42-0.html

手少阳三焦经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而手少阳复在其下)。入缺盆。交 膻中(难经云。膻中在玉堂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直两乳内平是也)。络心包(心包为三焦之维。故三焦脉。络心包也)。下膈。偏属三焦(手少阳为三焦之经故其脉偏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7-13.html

辨心胞络三焦脉_《诊脉三十二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膻中.络心胞.下膈属三焦.故病为嗌干.为喉痹.其支者.从膻中入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下颊至项.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颊至目锐 .故三焦病.耳后痛.耳聋颊肿.目锐 痛.三焦之大略如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maisanshierbian5411/248-16-0.html

解郁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略六书》解郁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医略六书》:解郁【处方】槟榔8两,车前子8两。【制法】上为。【功能主治】孕妇气淋,溺有余沥,脉沉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各家论述】妊娠气滞,三焦水府不得施化,故淋沥...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eyusan.html

三焦_身形脏腑组织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并提)。从功能而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佈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anjiao-925.html

三焦实热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三焦实热指上、中、下三焦实热。 【三焦实热】 指上、中、下三焦实热。上焦指心肺的实热;中焦指脾胃的实热;下焦指肝肾的实热。气分实热证的别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89.html

《难经正义》三焦评_《医旨绪余》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盖医以《灵》、《素》为宗,《灵》、《素》不载,如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孙思邈,皆擅名古今者,未有一言及此。史载秦越人隔垣洞见人脏腑者,假令三焦如手掌大,何不言之,而反曰无形之气。又观手少阳经起止络,亦无夹脊贯脑之说,独陈无择言之,岂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hixuyu/742-5-8.html

邪留三焦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邪留三焦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 【邪留三焦】 指热性病,湿热之邪留恋三焦气分,上见咳嗽胸闷、中见腹胀纳呆,下见小便不利。指水液代谢障碍,出现胸胁胀闷,下腹窘急,小便不利等症。...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894.html

调理三焦按压三穴位_经络养生_【中医宝典】

...调理三焦,使之维持正常,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三焦(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胃,下焦包括肝肾等)功能失常,就会影响人体多个脏腑器官的功能。因此,调理三焦,使之维持正常,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途径。 调理三焦,可按压以下三个穴位。 一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396.html

共找到107,4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