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的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我国近代西医学教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晚清时期:(1840~1911)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这一时期处于满清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同时帝国主义以医药作为侵略工具,将西方医药学知识传入我国,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二、北洋政府时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5.htm

秦汉时期医学_【中医宝典】

...封建社会。其后,新莽王朝(公元8~25年)以“复古”为名挽救统治阶级的危机,结果招致改制失败,农民起义遍及全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25~220年)。 秦汉时期的经济,北方发展比较快。齐水渭水间的黄河流域,是当时全国经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73.html

脉学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学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学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学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学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大学派_【中医宝典】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大学派。 这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7.html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大学派_【中医宝典】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大学派。 这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这些对西藏医学的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761.html

两宋时期卫生保健与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当时人们讲究卫生,不食被苍蝇玷污的食物。二、养生宋代政府比较重视医学和养生学,在《圣济总录》中,就有卷专论导引,如卷199辑录了晋唐以来常用的导引、按摩方法,如鼓腹淘气、导引按跷、摩手熨目、下摩生门等14种。其中,运动水土”有“转手摩肾堂...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3.html

三国遗事》在线阅读

...《三国遗事》是朝鲜古籍中的一部重要史书,作者为高丽王朝的佛教僧侣一然。 一然,1206年(高丽熙宗二年)六月十一日,生于庆州獐山县(今庆尚北道庆山郡)。本姓金,名见明,后更名一然,字晦然,法名普觉。一然9岁出家当了和尚,20岁时就以学业...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707.html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和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师承关系。这无论在位医家传记的写作上,还是在他们经历中,有许多共同的方面。他们虽出身地位低微,但他们学有师授、四处行医,随俗为变,把原来十分神秘的医学单传方式变为公开带徒多人的教授方式,避免了医术的失传,反映了早期医学私学传授的情况。司马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茶饮发展史简介_药茶文化_【中医宝典】

...始知茗饮之事。”我国古巴蜀是最早种茶和传播饮茶技艺的地区。在两汉时期饮茶之风始兴,主要还是宫廷及官宦之家的一种贵族式的生活方式。 晋南北朝时期的茶饮 这一时期的茶饮已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百姓都能享用的普通消费品,在社交活动中饮茶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775.html

卢思道职业生涯

...代表作有《听鸣蝉篇》、《从军行》。文以《劳生论》最有名,被誉为北朝文压卷之作。他还有《北齐兴亡论》、《北周兴亡论》等史论。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余篇。 ...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837.html

共找到184,2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