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强度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来表示。相对危险度越大,该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吸烟与肺癌的联系强度远远大于吸烟与冠心病的联系,前者的相对危险度为9~10倍;而后者仅约2倍。吸烟与其他任何一种疾病之间的联系没有象吸烟...

http://qihuangzhishu.com/960/766.htm

五色养五脏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色(绿、红、黄、白、黑)与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来。说明人与大自然的关联。 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中,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界的植物五颜六色,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生长,为万物之灵的人提供了食物来源。人体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538.html

五脏背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即传易其艾,须其火速灭可也。此用火补泻之法。)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中折,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俞也。(素问血气形志篇。此亦取五脏俞而量有法也。背俞,即...

http://qihuangzhishu.com/481/102.htm

七情太过不可行房_房事养生_【中医宝典】

...喜、怒、优、思、悲、恐、惊、为凡七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七情人皆有之,世七情太过,常会伤及气血并损内脏。《素问·举痛论》说:“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总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36.html

藏象学说(五脏-心)(Z)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位于胸中,隔膜之上,有心包裹护于外。心为神居、血主、脉宗,在五行属火,配合其它所有脏腑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生命的作用。故说:“心者,君主官。” 心的基本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主神志两个方面。其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4.html

养生法则:七情要适度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人们才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不是“心疾还需心药医”。“疾”与“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疾为病微,病为疾渐”。疾是病的初始状态,病是疾的发展。 中医有情志治病的说法。所谓的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七情分属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34.html

七情_病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 【七情】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情志变化的七种表现,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作为致病因素,是指这些精神活动过度强烈持久,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或内脏先发病变,进而影响习...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753.html

下丘脑_《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上核 7:下丘脑背侧核8:下丘脑腹侧内侧核9:下丘脑后侧核 10,11,12,13:乳头体核群14:中脑核15:下丘脑外侧核 16:缰纹 17:穹窿 18:后屈束横贯下丘脑的纤维为内侧前脑束下丘脑与边缘前脑及脑干网状结构紧密的形态...

http://qihuangzhishu.com/950/463.htm

五脏五六腑六释义_《子午流注说难》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术】

....五脏悉通.此所谓五脏所溜处.邪气来.实则泻.多泻其子.试举四时以为例.春取络脉诸荥.大筋分肉之间.木旺于春.荥为火穴.木能生火.取诸荥乃泻其子.病甚者深取.病者浅取.下云如春法.亦即此义.夏取诸俞.俞为土穴.夏日火旺.取诸俞乃...

http://qihuangzhishu.com/314/101.htm

郁证从五脏论治新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产生虚火与实火。据此可见,无论是三郁或六郁的发生,均与五脏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 而情志郁的发生,与五脏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因为人的精神情志变化与五脏的生理活动至为密切,如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悲、肾志恐等,所谓的五志七情病变,均可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633.html

共找到925,45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