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二)道家养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说:“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htm

中医养生书籍热_【中医宝典】

...分之和,就是和之道,和的力量。 3 黄帝内经和中医养生 主持人:您写了两本关于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的书。为什么单独挑出黄帝内经这部中医典籍来讲养生?中医养生之道的核心是什么? 曲黎敏:黄帝内经医第一书,也是唯一一本以圣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51.html

黄帝内经的文化渊源_【黄帝内经】

...尚书可以看成主要是儒家的著作(当然也有一些道家的思想)。周易里面的“阴阳”哲学,尚书里面的“五行”学说,还有论语里讲的“两端”、“中和”、“和为贵”、孟子中庸的“阴阳五行”构成论、“庸”方法论,对黄帝内经都有直接...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0.html

论语及其养生学思想_【中医宝典】

...不求实效,不计近功,不务虚名。人生在世,无不尽含养生思想在内,既要做事,又要做人。要想在社会站得稳,有所作为,应该先做人,后做事。这些,正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与奉行的。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对仁的概念作了多角度的阐释:一是“仁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78.html

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两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_【中医宝典】

...对论语食养思想的现代诠释之一 两不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论语集孔子思想的大成,其中包含的食养思想,与传统医学的养生观念是一脉相承的,至今对人们的养生活动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食养思想通贯论语全书,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1.html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一定要与时令相结合,食物只有在种类、性味、寒热等方面均与时令相适宜,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作用。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5.html

谨和五味饮食养生之要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的时候口中够味,吃后引发心中难受,排泄困难,则对身体有害无益。养生“滋味煎其脏腑,醴醪煮其胃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饥饱调匀,适量五味。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除损伤肠胃,增加消化器官的负担而外,营养过剩也并非...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161.html

养生看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6月23日电(记者李文)2008年图书排行榜的前列几乎全被养生书籍占据。当大家被“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简单却又神奇的养生知识吸引时,才发现,原来这些都来自中医。 曲黎敏十年前就应一家出版社之邀把黄帝内经翻译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1.html

汉唐时期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大要有五: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在千金要方养性序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

http://qihuangzhishu.com/152/9.htm

从 看中医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从自然发展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效法自然,并寻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这种和谐思想,中医提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养生文化开山之作的黄帝内经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既是对“以人为本”的诠释,也突出了中医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883.html

共找到589,6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