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论·谏论》苏洵 《谏论上》: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仲尼之说非乎?曰:仲尼...
...《衡论·远虑》苏洵 圣人之道,有经,有权,有机,是以有民,有群臣,而又有腹心之臣。曰经者,天下之民举知之可也,曰权者,民不得而知矣,群臣知之可也,曰机者,虽群臣亦不得而知矣,腹心之臣知之可也。夫使圣人而无权,则无以成天下之务,无机,则无以...
...题《彷徨》 (1933年)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三月 《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诗中“独”作“尚”。 ...
...题《淞隐续录》残本〔1〕 《淞隐续录》残本 自序云十二卷,然四卷以后即不著卷数,盖终亦未全也。 光绪癸巳排印本《淞滨琐话》亦十二卷,亦丁亥中元〔2〕后三日序,与此序仅数语不同,内容大致如一;惟十七则为此本所无,实一书尔。 九月三日上海寓楼...
...比喻能人老迈,难负重任。 《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伯乐遭之,下车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 风雷岁月催人老,~亦自怜。 ◎茅盾《题高莽为我所画像》诗...
...题《淞隐漫录》〔1〕 《淞隐漫录》十二卷 原附上海《点石斋画报》〔2〕印行,后有汇印本,即改称《后聊斋志异》。此尚是好事者从画报析出者,颇不易觏。戌年盛夏,陆续得二残本,并合为一部存之。 九月三日南窗记。 【注解】 〔1〕 本篇据手稿编入...
...题《呐喊》 (1933年) 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 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三月 《鲁迅日记》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山县氏即山县初男。 ...
...听说供奉张仙可以得子,哪个人不想生下个皇子,以为后来富贵之地。都到花蕊夫人宫中,照样画了一幅,前去供养起来。从此这张仙送子的画像,竟从禁中传出,连民间妇女要想生抱子的,也画了一轴张仙,香花顶礼,至今不衰。花蕊夫人对着太祖一篇鬼话,遂开了风气,...
...《衡论·任相》苏洵 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何如人而已。议者常曰:将与相均。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国有征伐而后将权重。有征伐无征伐,相皆不可一日轻。相贤耶,则群有司皆贤,而将亦贤矣。将贤耶,相虽不贤,将不可易也。故曰:将特一大有司耳,...
...《衡论·养才》苏洵 夫人之所为,有可勉强者,有不可勉强者。煦煦然而为仁,孑孑然而为义,不食片言以为信,不见小利以为廉,虽古之所谓仁与义、与信、与廉者,不止若是,而天下之人亦不曰是非仁人,是非义人,是非信人,是非廉人,此则无诸已而可勉强以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