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后世影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诊寸口分别说具体方法,但在内经中明显地可以看出对寸口重视,如人迎诊法、尺寸诊法、色尺诊法等等,再向前一步就是独诊寸口了。历史证明内经之后不久难经、仲景就提出并使用了独诊寸口,到王叔和著脉经独诊寸口就完成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8.html

舌诊诊发展时间差别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就对诊舌方法、舌名以及正常舌象、病舌等提出象诊那样理论根据。难经有关舌诊内容也不多,只提到厥阴气绝,可引起舌卷。张仲景虽然首先将舌苔分开,对舌诊有很大贡献,并亦有时将舌变化作为辨证条件之一,但他对重视程度,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5.html

舌诊时冲击(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力量不大,诊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做为第一部舌诊专著金镜录和第一部诊专著脉经两者相比,其学术成就相差太大,金镜录还不足以构成对脉经冲击力量,这主要两书作者学术水平所决定脉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4.html

中医切诊_中医四诊_【中医宝典】

...难经成就和特点 难经对后世影响 难经难经有关问题 内经具体内容 内经对后世影响 四时经 按诊方法和意义 按诊内容 八交会穴交通途径 八交会穴介绍 八...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qiezhen-712-1.html

一难_难经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寸口者,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难,问难也。难经者,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也。黄帝谘歧伯,作素问灵枢经谓之内经。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手太阴脉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jingxuanjie/1292-5-1.html

难经经释_冷庐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徐灵胎难经经释,辨正误谬,有功医学,其释“分寸为尺,分尺为寸”云∶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行去一尺,则余者为寸。诠解明晰,可谓要言不烦。(炳章)按∶徐灵胎,雍干时人,笃信汉唐以前方书。难经经释,以经解经,参以实验发明,有功医...

http://qihuangzhishu.com/701/84.htm

扁鹊针灸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有所补充发挥,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分诊、经络、脏腑、腧穴、针刺及疾病等十三部分。 难经中有大量关于针灸论述,其中直接论述针灸学理论共有二十七难,约占全书三分之一篇幅,因此,难经对针灸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难经对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6.html

伤寒涵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所以,要研究伤寒,就应该着眼于上述这五类疾病。另外一个需要注意问题,就是难经中谈到两伤寒,第一个伤寒当然是总义伤寒,也就是素问·热论伤寒,现在教材又叫它广义伤寒;后一个伤寒是分义伤寒,又叫狭义伤寒。而我们这个论题上,书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45/40.htm

补注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宋·丁德用补注。原书已佚,但丁氏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35.htm

补注难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二卷。宋·丁德用补注。原书已佚,但丁氏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099.htm

共找到1,107,1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