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谦之案“人法地”,傅本“人”字未改,寇才质本作“王法地”,“王”字乃尊君者妄改经文,其由来已久。但顾本成疏“人,王也”,虽迂曲,尚可证老子本作“人”,不作“王”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1.html

老子第三历史上严禁工业科技发展死结_道家_【文学360】

...药物无关。 例如我们过去历史上所讴歌颂扬汉代文景之治,大家都知道,是熟读老子汉文帝母子,信守道家黄老之道时代。老子传了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汉文帝自始至终,都—一做到了。汉文帝俭约是出了名,“不贵难得之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2.html

老子第三盗机与哲学_道家_【文学360】

...一点,和佛学有同样意义,道家讲“道”便是“盗机”。阴符经“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修道者也就是利用盗机。我们人活着是天地之盗,都是偷了天地自然东西,偷太阳光,偷土壤功能,侵害万物生命给自己当饭吃,把动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1.html

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三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研究路线。作这方向研究人,各有各心得,各有自己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一类。 第二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老子第九进退存亡之际_道家_【文学360】

...“崇高必致堕落,积聚必有消散。缘会终须别离,有命咸归于死。”这是佛学洞穿世事聚散无常名言,同时也是出世思想基本观点,可是以老子所代表道家哲学可以出世,可以入世,却有“挫其锐,解其纷”不死之药,长保“散而未尽”七字真言“功遂,...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7.html

老子第三贤与不贤君子小人之辨_道家_【文学360】

...道家支流,它与老庄思想,也息息相通。法家最有名韩非子,提出一个理论,可以,相同于老子“不尚贤,使民不争”这个观念引申发挥,但提倡用法治领导社会,并不一定需要标榜圣贤道德政治。“相爱者则比周而相誉,相憎者则比党而相非,诽誉交...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8.html

老子第四半个芋头十年宰相_道家_【文学360】

...。 李泌到了成年时期,非常博学,而且对易经学问,更有心得。经常寻访嵩山、华山、终南等名山之间,希望求得神仙长生不死方术。到了天宝时期,玄宗记起幼年早慧,特别召来讲老子,任命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因而与皇太子兄弟等非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4.html

老子第六吹毛用了急须磨_道家_【文学360】

...玄牝”。人体“会阴”部分,则是人身生命源泉“玄牝”之处。印度瑜伽术有关身瑜伽术语,叫它“海底”,或视为“灵能”和“灵力”窟穴。 了解了这两个名词内涵,然后便可大致明白老子本章意义,是要体会虚灵不昧“谷神”境界,中空无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21.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八评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极为著名哲学命题,往往被学者们征引来用以说明老子辩证法思想。冯友兰在分析此句时这样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革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0.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淫具,齐景公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齐景公听了晏子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好了!放掉,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另一。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皇上!这个人做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共找到1,102,7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