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十二花花世界奈聋盲_道家_【文学360】

...五官机能,好像都已走样。无论眼睛、耳朵、鼻子、嘴巴,不另加上一些物质文明的成品,反而犹如怪物似的,而且应用失灵,大有不能全靠本来面目应世之慨。 因此反复忆及老子本章的话,常常使低徊有感,不胜惆怅。由机器人来治事的日子,快要来临,甚至,...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3.html

阴柔不是阴谋-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现代学术界,研究老子的趋向,归纳起来,大概可分为个路线 第一类纯粹走哲学思想的研究路线。作这方向研究的,各有各的心得,各有自己的见解。乃至有人以西方哲学来批评老子,或者以西方文化来与老子比较。这是学术性的一类。 第二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8.html

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反。老子“有德司契,无德司辙”,一本作“彻”。李赓芸炳烛编卷老子“任契”“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按契、彻韵也。契当读入声,如挈。广韵“契”在十六屑,“彻”在十七薛,屑、薛通也。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二十八狝“善”,常演切。按古有平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第二十五自然神仙_道家_【文学360】

...方法,重点仍然在于老子的“道法自然”。那么,怎么又叫做参同契呢?因为修炼神仙长生不老的方法,与老庄、周易、丹法,样的原理完全相同的。所以必须参合研究,而将其中的道理相互贯通、彼此发明,故叫参同契。“契”是指书契一样,可以核对得丝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1.html

三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化而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我无欲,而民自朴。”(唐韵正烛)江有诰曰“静”,疾郢切。按古惟有平去二声,至魏、晋始间读上声,当与清、劲二部并收。老子为政篇“不以静”与正协,洪德篇“清静”与正协,淳风篇“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3.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三评析

...”,“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认为,这是见仁见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5.html

四十七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以圣人上民必以其言下之,先民必以其身后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者为之下。”陈引魏了翁云“六经凡下皆音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3.html

老子第二十六超然轻重的历史故事_道家_【文学360】

...蝶恋花”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写些缠绵悱恻的妙文。难怪后来赵匡胤对的评语李煜如果把作诗词的工夫拿来专心搞政治,也未必会为我所擒。这也确是赵匡胤的一句老实话。 至如韩信的开场与收场,基本上就犯了老子的“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75.html

老子·道经·评析

..."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 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9.html

老子·德经·四十二评析

...称道的。冯友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这里的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4.html

共找到753,5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