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十余不仕。公不礼士,士莫至。公有思见之意,宜来。”久之,苏君果至。即之,穆如也。听其言,知其博物洽闻矣。既而得其所著《权书》、《衡论》阅之,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也,委迤,其无间断也。因论苏君:“...
...《权书·心术》苏洵 相关文章:《心术》原文和译文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安王 孔休源人伦仪表,汝年尚幼,当每事师之。(《梁书·孔休源传》) ◇ 敕徐勉 卿寒士,而子与王志子同迎,偃王以来,未之有也。(《南史·六十徐勉传》,扬徐迎主簿,勉子崧充南徐选首,帝敕之。) ◇ 手敕答沈众 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陈书...
...从先朝之制。朕仰惟金册,俯自推省,取诸二衷,不许众议,以衰服过期,终四节之慕。又奉圣训,聿修诰旨,不敢暗默自居,以旷机政。庶不愆遗令之意,差展哀慕之情。普下州镇,长至三元,绝告庆之礼。(《魏书·孝文纪》下) ◇ 答群官诏(太和十四年十月辛卯...
...《洪范论后序》苏洵 吾论《洪范》以五福六极系皇极之建与不建,而且不与二刘之增眊与阴,或者犹以刘向、夏侯胜之说为惑。刘向之言:“皇极之建,总为五福;皇极之不建,不能主五事,下与五事齿而均获一极,犹平王之诗降而为《国风》。”夏侯胜之言曰:“天...
...——义同“答”( dá),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另见 dá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回话;应对 [reply;answer] 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 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
...于今者,有诗四首、答李陵诗及别李陵等。 三苏 宋苏洵与二子苏轼、苏辙皆有文名,世称为「三苏」。宋˙苏轼˙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诗四首之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舌问三苏。」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苏生下两个孩儿:大苏﹑小苏。...
...《史论·制敌》苏洵 兵何难?曰:难乎制敌。曷难乎制敌?曰:古者六师之中,士不能皆锐,马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利,故其兵必有上、中、下辈。力扼虎,射命中,捕敌敢前,攻垒敢先乘,上兵也。习行阵,晓击刺,进而进,退而退,中兵也。奔则蹶,负则喘,迎...
...《史论·明论》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
...《六经论·书论》苏洵 风俗之变,圣人为之也。圣人因风俗之变而用其权。圣人之权用于当世,而风俗之变益甚,以至于不可复反。幸而又有圣人焉,承其后而维之,则天下可以复治;不幸其后无圣人,其变穷而无所复入,则已矣。昔者,吾尝欲观古之变而不可得也,...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