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猛兽,若从亲戚之仇。此君冕服于朝,而猛兽胜于外,大夫已散其财物,万人得受其流,此尧舜之数也。” 《管子》原文 2、揆度:桓公曰:“事名二,正名五,而天下治。”“何谓事名二”?对曰:“天厕,阳也。壤厕,阴也,此谓事名二。”曰:“何谓正名五”...
...,省時撙力多多矣」,對學術界的貢獻,實在不小! 我的拙作《管子輕重篇新詮》,本是一部尚未出版的極不成熟的草稿,也謬蒙不棄芻蕘,列為《集校》的參考書之一。還批判地引用鄙說約近百條。「附驥尾而名益彰」,使我受到莫大的鞭策和鼓舞。由於《集校》先行...
...:「亳假借字。」據王國維考證,謂「即漢山陽郡薄縣地,在今山東曹州府曹縣南二十餘里」(見《觀堂集林》卷十二《說亳》)。 〔四〕元材案:本書凡兩用伊尹事,一見本篇,一見《輕重甲篇》。蓋以伊尹通於輕重之術,與管子有薪盡火傳之淵源。漢人本有此傳說,...
...十二記輕重,其關於《管子》部分之材料,本篇十九皆被採錄。此可注意者四也。關於此種現象,何如璋曾解釋云:「舊本《輕重》共十九篇,亡三篇。其《國蓄》一篇管子所自著。《臣乘馬》、《乘馬數》、《事語》、《海王》、《山國軌》、《山權?》、《山至數》七...
...取得同有子目之資格,而竟付之缺如,足證此二子目決非原書所本有。乃後之讀者見《管子》其他各篇,如《經言》中之《牧民》、《立政》、《乘馬》、《七法》、《幼官圖》及《雜篇》中之《九守》,皆有子目,故亦仿其例而以子目標注之。妄人不知,遂取以入正文耳...
...。禍昌不寤,民乃自圖。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僇必信,民畏而懼。武威既明,令不再行,頓卒怠倦以辱之,罰罪宥過以懲之,殺僇犯禁以振之。植固不動,倚邪乃恐。倚革邪化,令往民移。法天合德,象法無親。參於日月,佐於四時。悅在施有,眾在廢私。召遠在修近...
...在下。过在下,人君不廉而变,则暴人不胜,邪乱不止;暴人不胜,邪乱不止,则君人者势伤,而威日衰矣。 《管子》原文 2、正世:故为人君者,莫贵于胜;所谓胜者,法立令行之谓胜;法立令行,故群臣奉法守职。百官有常,法不繁匿,万民敦悫,反本而俭力。故...
...由于有一二字之不同,可以作為劃分時代之標準。正不必以其為後人所作而遂舉而廢之也。 提要:全文共分十三段,亦是每段討論一個問題,段與段間均無聯系。體例與《揆度篇》及《輕重甲篇》全同。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一〕?」 管子對曰:「終身不定〔...
...壅塞篇》:「寡不敵眾,數也。」高注:「數,道數也。」道數也者,猶云道理固如此也。各本「也」多作「矣」,俞樾以「數也」二字為衍文;何如璋以「數」乃「疏數」之義,均失之。 〔一八〕元材案:「猛毅」二字又分見《管子。法法篇》及《參患篇》。惟兩處皆指...
...1、九守:安徐而静,柔节先定。虚心平意以待须。 、右主位 2、九守: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辐凑并进,则明不塞矣。 、右主明 《管子》原文 3、九守:听之术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