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巡礼之二:苗医药_【中医宝典】

...妙手回春”等锦旗是对文明昌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的称赞。 在他的努力下,黔南州苗医药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他主编的黔南苗医药获2006年黔南州科技二等奖;他领导的黔南民族医药研究所有7个专科专病诊室,成为“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单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933.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审阅、修改而初具规模,下面谨就有关编写与研究中的一些学术和技术问题,作以下必要的说明。 (一)体例与分期问题:在编撰中国医学通史简编这部巨大著作的酝酿过程中,考虑讨论了该书的分期问题,最后确定为四巨册,即古代医学分卷(远古~1840)、...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1.html

医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风格的羌医院,内部设立名副其实的羌医、羌药科(室),做到环境、药品、语言、服饰、服务技术项目都具有浓郁的羌文化和羌医药特色,广集羌医药临床经验丰富的人才,推动羌医羌药向前发展。(据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年第5期) (林绍荣 包正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48.html

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的评述_【中医宝典】

...地区,组织了较大规模的民族医药调研活动,在苗族民间广泛收集医药文化资料,如抄本、地方志书及“口碑”流传资料,为苗医学术的继承工作奠定了基础。这期间,湘西欧志安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湘西苗医初考、[2] 湘西苗药汇编[3]专著,贵州省陈德媛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5.html

发展中的维吾尔医药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早在我国秦汉时期医学古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曾有“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肥脂,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西方来。”的记载。由此即可得知,维吾尔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我国自...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97.html

辽夏金元时期中外医药交流_【中医宝典】

...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首先是交流较之过去空前扩大了。而医家的传播、吸收也比过去更加增多和有效。例如回回药方钦膳正要的编纂,既是传播了阿拉伯、回、蒙等族的医药文化,同时吸纳了中医文化,本身就有交流结晶的双重含义。在元代中医药学家与回回...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01.html

文化“碰撞”中药如何生存_【中医宝典】

...一直试图用现代语言诠释中药主治功能的中医药界,现在却不得不调整思路与策略。而这种调整缘于药品标准最高法典——中国药典内容的变动。 记者从国家药典委员会获悉,2005年版中国药典将规范所收录中成药的1400余个功能主治表述。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9.html

蒙古族医药简史_【中医宝典】

...理论与蒙古传统医药结合起来,编撰了大量的蒙医药著作,为蒙医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世纪,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在甘露汇集中首次提出了“六种基本病症”理论(赫依、希拉、巴达干、血液、希拉乌素、粘虫)等蒙医独特的“六基症”理论,补充和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71.html

酉阳杂俎中的外来药_【中医宝典】

...□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中国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丰富,在传统文史古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广博,是知识与智慧的总结。至今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堪称为代表作之一。鲁迅先生评之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792.html

治齿衄_是斋百一选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以苦竹叶浓煎漱口,又糟茄片切,新瓦上爆,令干黑色,为末敷之。又方,云∶一士人无故舌出血,仍有小穴,名医耿隅者曰,此名血衄,炒槐花敷之而愈。...

http://qihuangzhishu.com/935/383.htm

共找到499,03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