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其不当数者为络”,见《灵枢》卷四第十七《脉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二。自“阴乔阳乔”至“则瞑目”,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一《寒热病篇》,又见本书二十六卷《寒热杂说》,又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自“邪客于足阳乔”至末,...
...莫详其始末,不知何以知其名昼字孔昭也。 晁氏曰:唐袁政注。言修心治身之道,而辞颇俗薄。 ※《金楼子》十卷 晁氏曰:梁元帝撰绎。书十篇,论历古兴亡之迹,《箴戒》、《立言》、《志怪》、《杂说》、《自叙》、《著书》、《聚书》,通曰“金楼子”者,在藩时...
...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拔魏时期。一卷。传本有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本书性质,论者见解各异,纷纭不一。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
...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拔魏时期。一卷。传本有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本书性质,论者见解各异,纷纭不一。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
...(《素问·骨空论》《灵枢·厥病篇》《杂病篇》《四时气篇》《终始篇》《本输篇》)膺 中膺,背 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灵枢·终始篇》。胸之两旁高处曰膺。凡肩膊之虚软而痛者,病有阴经阳经之异。阴经在膺,故治阴病者,当取膺,而必中其膺。阳经在...
...》、《五色》三篇文)。《内经》曰∶人迎一盛(一盛,谓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也。余盛法同)病在足少阳(胆经),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三焦经);二盛病在足太阳(膀胱经),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小肠经);三盛病在足阳明(胃经),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其不当数者为络”,见《灵枢》卷四第十七《脉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二。自“阴乔阳乔”至“则瞑目”,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一《寒热病篇》,又见本书二十六卷《寒热杂说》,又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自“邪客于足阳乔”至末,...
...变。鼽音求。)春取络脉,夏取分腠,秋取气口,冬取经输,(《灵枢·寒热病篇》。春夏之取,与前四时气篇、水热穴论皆同。秋取气口者,手太阴肺脉应秋金也。冬取经输者,经穴通藏气,藏主冬也。)凡此四时,各以时为齐。(齐义见下文。)络脉治皮肤,分腠治...
...密语》所述乃六气之说,与高氏所指诸卷全不相侔,疑必刊传者所误也。原其所从,盖捃摭《内经》六微旨及至真要等五篇,洎《天元玉册》要言,而附会杂说,其诸纪述运气休祥之应,未必可征,实伪书也。苟启玄别撰果见于世,又岂止运气一端而已。览者取其长而去其短...
...下霸於吏。吏白霸罪当至死,成帝高其才而不诛,亦惜其文而不灭。故百两之篇,传在世间者,传见之人则谓《尚书》本有百两篇矣。或言秦燔诗书者,燔《诗经》之书也,其经不燔焉。夫《诗经》独燔其诗。书,《五经》》之总名也。传曰:“男子不读经,则有博戏之心...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