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三集》第八卷(苏辙·杂说九首) 《易说三首》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何谓道,何谓性,请以子思之言明之。 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栾城集》第十九卷(苏辙·新论三首) 《新论上》苏辙 古之君子,因天下之治,以安其成功;因天下之乱,以济其所不足。 不诬治以为乱,不援乱以为治。 援乱以为治,是愚其君也;诬治以为乱,是胁其君也。 愚君胁君,是君子之所不忍而世俗之所徼幸也。...
...,付外施行。 〈同上,卷四五 ○〉 《劾许将第五札子〈元祐五年十一月。 〉》苏辙 臣等近奏论尚书右丞许将因进拟管军臣僚,议论反复,意在倾夺,前后章疏除已蒙降付三省施行外,皆留中不出。 凡臣辙所上四章,臣升所上三章,臣象求所上三章,臣君平所上...
...《栾城集》第二十八卷(苏辙·西掖告词六十一首) 《郏亶通判永宁军》苏辙 敕具官某:北国俗淳而士武,邻好辑睦,日以无事。 尔昔尝以才任剌举矣,久而不试,往贰博野,尚勉无怠。 可。 《叔考等三十二人并除右班殿直》苏辙 敕具官某男某等:士勤身...
...《栾城应诏集》第一卷(苏辙·进论五首) 《夏论》苏辙 圣人之道,苟可以安于天下,不求夫为异也。 尧舜传之贤,而禹传之子。 天下以为禹无圣人而传之,而后授之其子孙也。 夫圣人之于天下,不従其所安而为之,而求异夫天下之人,何其用心之浅邪?昔者...
...《栾城应诏集》第三卷(苏辙·进论五首) 《唐论》苏辙 天下之变,常伏于其所偏重而不举之处,故内重则为内快,外重则为外患。 古者聚兵京师,外无强臣,天下之事,皆制于内。 当此之时,谓之内重。 内重之弊,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匹夫横行于四海而...
...《栾城集》第三十一卷(苏辙·西掖告词五十一首) 《太皇太后三代》苏辙 ○曾祖琼魏王 敕:朕祗事东朝,朝夕咨焉以従政。 乃者躬见上帝,升侑神考。 克以眇躬,率行盛礼,思所以仰报于慈训,谓莫如追宠其先人。 太皇太后曾祖某,蚤事章圣,蔚为名臣,...
...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著有《栾城集》950卷、《栾城后集》924卷、《栾城三集》10卷、《...
...同行人,牵挽赴程课。 尔来隔秦魏,渴望等饥饿。 徒然遇佳雪,有酒谁与贺。 《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馈岁》苏辙 周公制乡礼,无有相通佐。 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交亲随高低,岂问小与大。 自従此礼衰,伏腊有饥卧。 乡人慕古俗,酬酢等四坐。 ...
...诸掾集,室中禅论衲僧通。 兴阑却返林泉去,幕府长留孝弟风。 《次韵温守李钧见寄兼简毛大夫》苏辙 梁苑相従簿领中,清风相逐画船东。 婆婆江海凌云鹤,饮啄笼樊失渚鸿。 别后丹砂迷旧诀,愁来白发变衰翁。 此间诗老仍勍敌,正忆高吟酒盏空。 《次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