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_黄帝内经·灵枢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合者,本输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自髫迄...

http://qihuangzhishu.com/101/2.htm

医书亦有经子史集论_温病条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儒书有经子史集,医书亦有经子史集。灵枢素问神农本经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为医门之经;而诸家注论、治验、类案、本草、方书等,则医之子、史、集也。经细而子、史、集粗,经纯而子、史、集杂,理固然也。学人必不可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bingtiaobian/681-8-5.html

棋经篇_古典文学_【文学360】

...棋经篇: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着着求先。临离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局势已赢,专精求生。局势已弱,锐意侵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躁而求胜者,多败。两势相违,先蹙其外。势孤援寡,则勿走。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759.html

黄帝素问灵枢叙_灵枢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井荥俞经合者,本腧也。举而并之,则知相去不啻天壤之异。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夫为医者,在读医书耳,读而不能为医者有矣,未有不读而能为医者也。不读医书,又非世业,杀人尤毒于梃刃。是故古人有言曰:为人子而不读医书,犹为不孝也。仆本庸昧...

http://qihuangzhishu.com/1291/1.htm

简论临床医书中的本草内容与特点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临床医书 本草 内容 特点 摘要:通过对临床医方书千金要方当归:“破血使头节,止血、止痛用归尾。”这部分内容除了摘自本草书外,尚有作者自己的心得体会,因此书中凡引用前人的,作者均予以了标示,那未做标注的,显然属于经验之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06.html

杨济时(1522-162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继洲,三衢(今浙江衢)人。世医出身,其祖父曾在太医院供职,并着集验医方。幼习举子业,博学能文。后改习医,尝任职太医院医官。家藏医书甚多,暇时即研习医理,治病辄效。行医数十年,尝因治愈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之痿痹而医名益彰。撰成...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39.htm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4/738.htm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和剂局方。大观时(1107-1110年),医官陈承、裴宗元、陈师文曾加校正。成五卷21门、收279方。南渡后绍兴十八年(1148年)药局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也改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后经宝庆、淳佑,陆续增补而为十卷。成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66.htm

马王堆出土医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文献资料,包括许多已经失传了的医药文献。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古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侯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6.htm

我国医史之最_【中医宝典】

...惟一于公元1026年创制的,确定了354个穴位,并介绍每个穴位的进针深度和主治病症。 11.第一家校订和校制医药书籍的专业机构,是北宋朝廷于公元1057年设立的“校正医书”,对宋代以前医书的保存和流传起了重要作用。 12.公元1632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92.html

共找到469,3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