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曲台指太常寺。因《礼记》有《曲礼》篇,故称专掌礼仪制度的太常寺为“曲台”。苏洵在1061年(嘉祐六年)被命于太常寺修纂礼书,至赴宴时,刚完成《太常因革礼》一百卷,费时五年。苏洵以自己能辅助帝王的才能来做这种白首穷经的工作,深感虚度年华,...
...来请余铭,以求不泯于后,余不忍逆。盖美琳先君之丧一月而卒,美琪、美珣皆志于学,而美球既仕于朝。铭曰: 岁在己亥月在子,培高穴深托后土。夫子骨肉归安此,生有四息三哭位。后昆如云不胜记,其后岂不富且贵。嘱余作铭赖其季,更千万年岂不伟。 ...
...何地可潸然,阳城烽树边。今朝望乡客,不饮北流泉。...
...归,室家之不复,而师之叛,是不可以一日立于天下。《传》曰:“人臣无外交。”故季布之忠于楚也,虽不如萧、韩之先觉,而比丁公之贰则为愈。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干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一日...
...《衡论·重远》苏洵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仁矣乎?非仁也,势也。天下之势犹一身。一身之中,手足病于外,则腹心为之深思静虑于内,而求其所以疗之之术;腹心病于内,则手足为之奔掉于外,而求其所以疗之之物。腹心手足之相救,非待仁而后然。吾故曰:武王...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衡论·兵制》苏洵 三代之时,举天下之民皆兵也。兵民之分,自秦、汉始。三代之时,闻有诸侯抗天子之命矣,未闻有卒吏叫呼衡行者也。秦、汉以来,诸侯之患不减于三代,而御卒伍者乃如畜虎豹,圈槛一缺,咆勃四出。其故何也?三代之兵耕而食,蚕而衣,故劳...
...《衡论·田制》苏洵 古之税重乎?今之税重乎?周公之制,园廛二十而税一,近郊十一,远郊二十而三,稍甸县都皆无过十二,漆林之征二十而五。盖周之盛时,其尤重者至四分而取一,其次者乃五而取一,然后以次而轻,始至于十一,而又有轻也。今之税虽不啻十一...
...文道结合,二者并重,提介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散文《朋党论》、《与高司谏书》、《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政论、史论,或针砭时弊,或以古鉴今,其《醉翁亭记》、《秋声赋》等抒情散文,或寄情山水,或以景抒怀,平易流畅、委婉曲折。苏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