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医药研究二十年评述_【中医宝典】

...苗族医药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1981年至1983年湘西自治州凤凰县龙文玉、欧志安先生先后在贵州民族研究健康报团结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或报道有关湘西苗族医药研究成果。欧志安研究完成湘西苗药汇编成果,获1981年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65.html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古医学分为经方、医经两类,可见经方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医经学派是不同学术流派。汉代张仲景在前人基础上著成伤寒杂病论,其书也被称为经方代表作,鉴于仲景在经辨证理论体系确立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被后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自序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盖闻上古之世,不如医,中古之世,医不如甚矣。医与方之并重也,世降而方愈凌杂,莫不各据一家言,彼此互相是非,间有二三验方,亦惟是父师传之子弟,绝不轻以示人。而其镌行于世者,率皆依样葫芦,时或改头换面以博名高则已矣。余独取外台秘要付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5-0.html

内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伤寒学说研究进展伤寒学说研究在这一时期主要有两方面发展。其一是伤寒论整理和研究,王叔和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有关这方面内容我们将在第四节阐述。其二在总结继承前人临床经验同时,积极进行新的探索和改革。尤其是一些传染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13.htm

仲景治黄疸思路及后世影响_【中医宝典】

...黄疸作为病名始于岐黄,而善于仲景。仲景在茵陈术附汤”。至于“急黄”,隋代巢氏已有记述,疫疠发黄至明清也有明确认识,而方药多以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为主,临床实践证明确有一定疗效。 肝病大家关幼波根据仲景“瘀热以行”、“从湿得之”理论,提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51.html

刘晏贡献

...王朝理财,功勋卓著大经济改革家刘晏就这样含冤死去。“刘晏无罪被杀,大家都为他呼冤。”后唐德宗迫于情势,杀死了杨炎,刘晏得到了历史公断,人民刻石以传。旧唐书新唐书东明县志均有记载。...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117.html

黄疸可作为婴儿尿路感染早期诊断症状_男科泌尿疾病_【中医宝典】

...尿路感染(UTIs)是8周龄以下婴儿发热常见临床问题,发病率在5%~11%之间。以往研究已显示,婴儿细菌性感染首发症状之一是黄疸。 为确定无症状8周龄以下黄疸婴儿中UTIs发病率以及哪些病史和实验室参数与UTIs有关,美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nanke/b13269.html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了相应历史时期文化科学技术水平。(一)中国历代医家贡献在中医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上自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许多医家,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基础上,在各自临床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均从不同角度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1.html

DNA重组及基因工程技术医学和生命科学发展贡献_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为分子生物学发展重要组成部分,DNA重组及基因工程技术给生命科学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促进着生命科学各学科研究和应用进步,推动医学各领域发展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一、人类遗传信息认识遗传信息决定生物形态和特征,是生物生存之本。...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wuhuaxueyufenzishengwuxue/958-23-8.html

王惟一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1186年,有人此书几经增删后,改编成为五卷,更名为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如今所见即为此本。 王惟一创制铜人也是针灸学术发展又一大突出贡献。王惟一所设计铜人,在脏腑布局,经络循行,穴位精确等方面,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工艺水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8.html

共找到1,096,1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