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方剂举例】紫花地丁散《证治准绳》:紫花地丁、当归、...
...高平泽,二月、八月采。弘景曰︰方药不用,人无识者。好古曰︰此即连翘根也。能下热气,故张仲景治伤寒瘀热在里,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用之。注云︰即连翘根也。【附方】新一。痈疽肿毒︰连翘草及根各一升,水一斗六升,煮汁三升服取汗。(《外台秘要》)...
...见肿消(宋《图经》)【集解】颂曰︰生筠州。春生苗叶,茎紫色,高一、二尺,叶似桑而光,面青紫赤色,采无时。【气味】酸、涩,有微毒。【主治】消痈肿及狗咬,捣叶贴之(苏颂)。【附方】新一。一切肿毒及伤寒遗毒,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用见肿消草...
...动态 图片 释名亦名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赤箭以“其茎如箭杆”,赤色而得名。《神农本草经》只有赤箭一名,后人改称为天麻。天麻实为赤箭的根,药用部分指此。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患不随、...
...热漱冷吐。一加山椒师方》);一加芫花;一加川椒、细辛各等分。煎汤热漱冷吐。《圣惠》︰用莽草半两,皂角三挺(去皮子),汉椒七粒。为末,枣肉丸芥子大。每以一丸塞孔中,吐涎取效。瘰癧结核︰草一两为末鸡子白调涂帛上,贴之,日二易,取效止。(《圣惠方...
...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①治副鼻窦炎:鬼针草、白芷、天麻、猪脑髓,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②治跌打损伤:小花鬼针草二两,水煎,兑黄酒一两服。③治阑尾炎:小花鬼针草二两,水煎,加蜂蜜二两服。④治咽喉痛:小花鬼针草三棵,水煎...
...产科著作。三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了作者的心得。内容系统而简要。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现有几十种清刻本。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多《增订胎产心法》,五...
...产科著作。三卷。清·阎纯玺撰。刊于1730年。分述胎前、临产、产后的多种病证。书中对产科各病的诊断和治疗。阐述了作者的心得。内容系统而简要。文字较通俗,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现有几十种清刻本。1935年又有沈棪增订本,多《增订胎产心法》,五...
...附方】旧一,新七。积年失明︰决明子二升为末,每食后粥饮服方寸匕。(《外台秘要》)青盲雀目︰决明一升,地肤子五两,为末,米饮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三十丸。(《普济方》)补肝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二升,以酒五升煮,曝干为末。每饮服二钱,温水下,...
...人垢腻为丸,服七粒。又主马反花疮,生油调敷(大明)。明目(藏器)。研末,新汲水服之,治中暑(时珍)。 【附方】新三。 身面丹肿,如蛇状者︰以雨滴阶上苔痕水花,涂蛇头上,即愈。(危氏《得效方》)。 雀目夜昏︰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取地衣草,阴干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