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解剖结构名。指行于脏腑的经脉。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②医书名。黄帝内经的简称。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经二书。详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52.htm

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2/405.htm

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2/847.htm

内经辑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选辑黄帝内经中的重要内容、分为阴阳五生、摄生、脏象、经络、病能、诊法、论治、运气等八章,对所选内经原文逐章予以语译、注释,并加按语。语译明快、注释确切、按语精要。作为学习黄帝内经的教材...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04.htm

动静互涵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静”不离“动”,“动静”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所以王夫之又说:“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遂于动而不返,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也”(张子正蒙注)。只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把...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1.htm

申明内经法律_医门法律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难为,故必明告之,粗之所易治,曾不加察也。一申治病不察新久之律 (律一条 发明内经六条)凡治病,不辨新病邪实,久病正虚,缓急先后失序而实实虚虚,医之罪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气乏而犹强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虽持,...

http://qihuangzhishu.com/625/21.htm

内经对睡眠障碍的认识_【中医宝典】

...属生理性,常不作为病证;又有其基础性质,精气病变通过神志导致睡眠障碍。如果睡眠障碍只在神志层面内,并伴神明错乱则属神志病证。 2.气扰乱  这是最常见睡眠障碍。可概括为阴阳盛衰失常。古代以营卫阴阳出入障碍说理,如大惑卫气不得入于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97.html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 笔者就内经中养生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浅谈一些...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299.html

脉原_内经博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忒.此脉之所以为人之也.内经论脉必自下而上推.始于季胁.以次附上.定其部位.自肘中曲池.量至神门.得一尺为尺.自尺至寸.得一寸为寸.其诊先尺后寸.先阴后阳者.以人身阴阳.皆起于足下.五脏之气.会于章门.章门在季胁之次.脉从三阴起足三阳而上...

http://qihuangzhishu.com/726/29.htm

脉贵有_诊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王宗正曰∶“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在中州。”即王氏之言,而知东垣所谓“脉中有力”之中,盖指中央戊己土,正在中候也。胃气未散,虽数不至于极,迟不至于败,尚可图也。故东垣之所谓有,即内经之所谓有胃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22.html

共找到476,2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