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积聚_【中医宝典】

...善肠中积聚者,……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弱,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内经里还有伏梁、息贲、肥气、奔豚等病名,亦皆属积聚范畴。在治疗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等原则,具有一般...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111.html

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十一第七十五真邪篇。又自黄帝曰:余闻刺有真气存,见甲乙经第二。自请言解论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见甲乙经卷七第三。自大热遍身所谓推而散之者也,见甲乙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23-8.html

灸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各种针刺和灸治方法总称。内经中即有、九、十二及针刺和艾灸补泻方法记载,后世又续有发展,为针灸学术重要内容之一,使用适当与否,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具体方法,参见有关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7/982.htm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张志聪素问集注灵枢集注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主持编著皇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一种影响颇大内经全注本。张氏集注本注释水平较高。例如对阴阳别论二阴二阳发病,善张,心满善气一句之心满善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医籍传本仍被完整保存,而载于汉书·艺文志。东汉末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魏末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汉书·艺文志十八卷本黄帝内经传本即已不复存在,不仅被分割为素问九卷针经两书,而且亦有所亡失。 1、...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73.html

黄帝内经养生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运动养生一定要坚持原则,既不能太过,也不要不及。即恰当地运用各种运动养生方法。黄帝内经不但强调以养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以养形体(动以强身)。所谓动,就是指各种锻炼身体运动方法,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术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814.html

附子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_【中医宝典】

...。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大家。在其所著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642.html

内经脉法具体内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动,闫以太息,命曰平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实际正常人脉是在四五息之间,内经以闫以太息之说解之,意谓如按息以调则几个四至之后会出现一个至,并不是绝对每个医者隔...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7.html

内经对养生学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阴 阳乃生命之源,生于本,本于阴阳灵枢云: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黄帝内经对生命起源本质认识是唯物,也是符合实际。 2.对生命规律认识 内经对人体生、长、...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0.html

解析内经病机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字守真,金代河间府人,后人习称刘河间。他从25岁起开始研读黄帝内经日夜不辍,殆至六旬。其学术贡献最突出是对火热病机加以演绎发挥,形成六气皆从火化志过极皆为热病著名论点,这些研究均来源于黄帝内经病机十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共找到1,096,3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