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共十卷,见在。”上御武成殿召群臣取而观之,仍令凤阁舍人崔融作序,目为《宝章集》,以赐方庆,朝野荣之。 ○二王真迹 开元十六年五月,内出二王真迹及张芝、张昶等书,总一百六十卷,付集贤院。令集字榻两本进,分赐诸王,其书皆是。贞观中太宗令魏徵...
...东海王傅相(元年) 王恭谦好礼,以德自终,遗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将作大匠留起陵庙。(《后汉·东海王强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九) ◇ 诏骠骑将军三公(二年正月辛未) 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
...侠养士,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比之高祖兄仲。王莽天凤中,乃之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 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锋起。地皇三年,南阳荒饥,诸家宾客多为小盗。光武避吏新野,因卖谷于宛。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光武初...
...《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1、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徙焉。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
...《张衡列传》 1、张衡列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世为著姓。祖父堪,蜀郡太守。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
...《郑范陈贾张列传》 1、郑范陈贾张列传: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人也。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遂积精深思,通达其旨,同学者皆师之。天凤中,将门人从刘歆讲正大义,歆美兴才,使撰条例、章句、传诂,及校三统历。 2、郑范陈贾张列传:更始立,以司直...
...《陈王列传》 1、陈王列传: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埽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2、陈王列传...
...范晔的杰出成就 《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囊括东汉一代一百九十六年的历史。范晔原计划写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十志,他委托谢俨代撰。谢俨搜撰完毕,卷入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与...
...《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 1、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也。祖父嘉,光禄勋。虞初举孝廉,稍迁幽州刺史,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馀、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公事去官。中平初,黄巾作乱,攻破冀州诸郡,...
...《蔡邕列传下》 1、蔡邕列传下: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勋,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勋对印绶仰天叹曰:“吾策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曾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携将家属,逃入深山,与鲍宣、卓茂等同不仕新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