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阳明病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释文287条,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阳明证的证治作了较深入归纳和总结,并提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21.htm

陆渊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著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75.htm

经区三态概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全新研究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了问题。对于经络是这样,对于经络能量片区当然也更是这样,都是只有在非正常疾病状态下,才会让人得以感知其存在。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中医才在核心经典伤寒杂病论里边称能量三阴三阳表现为“六病”。后人研究伤寒论,不知三阴三阳是指以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536.html

桃源深处见医林——土家族医药研究新论序_民族中医土医_【中医宝典】

...田华咏人到中年,学术研究也步入丰收季节。1994年,他作为第一作者编著出版了土家族医药学一书,2005年主编出版了土家族医学史,如今又见到他土家族医药研究新论一书问世。土家族医学整体面貌已清晰地凸现在广大读者面前。 ...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2967.html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誉为医圣。该书后世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在伤寒杂病论问世至今约1800多年,此书一直是医学界焦点。无数医家前赴后继、终生研究,著书立说。一方面解释、注释,一方面提高、发挥,遗留众多经方医学著作,形成了一门“伤寒学”。 “经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伤寒论几几之我见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明代方有执注云:“几几,鸟之短羽者,动则引项几几然,形容病人颈项俱病者,俯仰不能自如之貌。”其实,这一观点来自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几,鸟之短羽飞几几也,象形。凡几之属皆从几。读若殊,市朱切。”古今学习研究伤寒论者均读“几几”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8716.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学典籍整理研究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基础工作。 (一)内经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 1、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5.html

孙子兵法兵法研究_兵家_【文学360】

...孙子兵法研究) 四、武经首位确立时期(宋代) 宋朝自仁宗起,官方就重视兵学研究整理,至神宗,诏令司业朱服、武学教授何去非校定孙子兵法等七书,号“武经七书”,以官方名义颁行,同时,重办武学,以“七书”试士。至此,以孙子兵法为首七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637.html

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体现经方发展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序并不是指病位浅深,而是指经络传变。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是由古人总结经方过程决定,体现了经方发展历史。 伤寒论创立了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焦点,至今对其本质研究仍是仁者见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4593.html

张灿玾对经典医籍研究贡献_【中医宝典】

...关键词:张灿玾 中医经典 文献研究 摘要:张灿玾教授从事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数十年,为古医籍整理研究、中医文献学科理论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经典医籍研究方面,颇具心得,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本文重点介绍了先生对内经针灸甲乙经校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6.html

共找到1,085,4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