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宋本伤寒论的俗字_【中医宝典】

...方法不同,于是造成了识别困难。研究俗字,是整理研究中医古籍的一项重要任务。 俗字的写法有一定规律可循。宋朝孙奕示儿编对俗字的书写规律有概括,可参。 赵开美本伤寒论“沉”作“沈”、“覆”作“復”既不是讹字,也不是俗字,附论于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0.html

辽夏金元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谢绍孙难经说;李駉的难经注解(四卷)等,后均亡佚。三、伤寒研究这一时期的伤寒论研究两宋时期相比要薄弱一些,但也不乏有影响的著作,如在后世伤寒论研究中流行最广的成无已注解伤寒沦便出现于这一时期。金元时期,医学界的学术...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4-3.html

秦汉时期医史研究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献帝西迁,图书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犹七十余载,两京大乱,扫地皆尽。”(隋书·经籍志)汉代小学的发展也促进着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尔雅是中国最旱解释词义的专著,是汉初学者缀辑周秦以来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其中的“释诂”中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5.html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李时珍,李中梓等人著歌诀形式的脉书是为了普及,那么古脉诀的研究就应当算是一种提高吧。 在这时对子提高的工作亦具备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条件,除去前面所说的脉诀问题得到解决的基本条件以外,这时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4.html

伤寒论类方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左季云撰于1927年。作者宗柯琴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将伤寒论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等十二类,并将有关加减及变化方附入介绍,每一处方下大多详列适应症、禁忌症、方药作用、服用法、药后反应、预后等,并辨析和鉴别与此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21.htm

伤寒论类方汇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左季云撰于1927年。作者宗柯琴以方类证的研究方法,将伤寒论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等十二类,并将有关加减及变化方附入介绍,每一处方下大多详列适应症、禁忌症、方药作用、服用法、药后反应、预后等,并辨析和鉴别与此方...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31.htm

伤寒论序_伤寒论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193.html

抄白_文献通考

...所见闻著成一书,名曰文献通考,凡二十四类,三百四十八卷,天文、地理、礼乐、兵刑、财用、贡赋、官职、选举、学校、经籍、郊祀、封建、户口、征役之属,可谓济世之儒,有用之学。解到缮写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并序目共计六十八册。得此,送据江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99.html

余无言年谱_余无言医案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校任教。是年秋,先生张赞臣先生合作主办“上海中医专科学校”,敦请谢观担任名誉校长,陈无咎任校长,丁福保、张伯熙(张赞臣先生之父)先后任副校长,先生任教务主任,张赞臣任总务主任。先生除负责教务外,主讲伤寒论金匮要略和中医外科学。上海...

http://qihuangzhishu.com/1038/82.htm

正本清源读伤寒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仲景书曾撰次三次,遗论、余论亦撰次两次,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影响,将仲景论广之伤寒所述伤寒混同,将有关“三阴三阳”及“诸可不可”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伤寒论;将其认为属于杂病的内容集在一起定名为金匮要略,二者合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227.html

共找到582,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