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医所说中风两字的意义_中医之钥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人出生到六十岁为一甲子,身体以任、督脉为主轴,运行十二经络之气的循环,以调节人体生命的运作。阳为气的上升、扩张,阴为气的下降、收缩,阴阳经络气的运行,称为六阳,或称三阳,各为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天干三阳、地支三阳而运作...

http://qihuangzhishu.com/127/58.htm

从医林故事看广汗法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了。 二则是用抵当汤得汗,出自普济本事方·卷九。有一个人了七八天,症状比较可怕——发狂,六亲不认,狂躁不已,说胡话,摔东西。先请一医生来,诊得脉微而沉,看患者皮肤微微发黄,判断是热毒蓄伏心经,用生铁落、牛黄等重镇清心之品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58.html

解析内经机十九条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字守真,金代河间府人,后人习称刘河间。他25岁起开始研读黄帝内经日夜不辍,殆至六旬。其学术贡献最突出的是对火热机加以演绎发挥,形成气皆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病的著名论点,这些研究均来源于黄帝内经机十九...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784.html

二阳之发心脾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形体消瘦及月经量少,甚至经闭。百思不解。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均为,何来二阳之说?余即重温旧课,查阅资料,以求正解。 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经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目前对此段经文...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91.html

标本中气_中医基础理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湿、燥、寒、火,天之气为本;人体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三阳六经为标;在本气之下,标气之上,而界于标本之间者为中气。故曰: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素问·微旨大论)。风寒暑湿燥火为天之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jichulilun/44-10-2.html

阴阳的离合机制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篇,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的角度讲,合就是综合来看,总体来看,它的是很基本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5-2.html

再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经,日传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注解伤寒论卷二:伤寒自一日至日,传三阳阴经尽,至七日当愈。经曰:七日太阳衰,头痛少愈,若七日不愈,则太阳之邪再传阳明。参见传经、过经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641.htm

卷第 辨太阴脉证并治第十_伤寒论

...太阴之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涩而长者,为愈。 太阴解时亥至丑上。 太阴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204.html

日时与疾病的预后_手掌与疾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证,腹为,阴中之至,脾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篇),因此在一天中亥、子、丑3个时辰(21点至次日3点)为阴阳消长之时,有邪得解的可能。少阴解时子至寅上伤寒论·辨少阴脉证并治)。认为少阴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bingyuceyuzuijiazhiliao/134-6-4.html

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_【中医宝典】

...发展趋势作动态的、整体的把握和综合的、多值的判断。 1. 思维方法 所谓思维方法即取象(包括运数)的方法,是周易的基本方法。本质上说,思维方法是一种模型思维方法。中医采用据归类、取比类的整体、动态思维方法。所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75.html

共找到696,59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