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本神 1、本神:黄帝问于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所藏也。至其淫泆离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69.html

阴阳二十五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二十五人 1、阴阳二十五人: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人亦应。故五五二十五人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余已知矣。愿闻二十五人形,血气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5.html

根结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根结 1、根结: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写。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写何补。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66.html

使_灵枢悬解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有五官,以观气。气者,五脏使也,副也。愿闻其使当安出?岐伯曰:五官者,五脏也。黄帝曰:脉安出?色安见?愿闻其所出,令可为常。岐伯曰: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huxuanjie/1291-12-2.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2)_【中医宝典】

...手中掌握的是什么。 岐伯回答了八个字:“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是养生总原则。上古的人都“知道”——了解并掌握天道、地道、人道——人的长寿道、养生之道。黄帝内经养生之道是什么?其实就是这八个字,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诠释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1.html

五十营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五十营 1、五十营: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歧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 2、五十营: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77.html

小针解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小针解 1、小针解: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血气有馀不足可补写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64.html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762.html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穴位的症状可以推断相关的脏腑功能出现了问题。 足部穴位可反映及治疗全身多种疾病,通过对足部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相应的内脏功能紊乱可以得到纠正,使人体恢复健康,减少疾病发生,起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07.html

阴阳清浊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阴阳清浊 1、阴阳清浊:黄帝曰:余闻十二经脉,以应十二经水者,其色各异,清浊不同,人血气若一,应之奈何?歧伯曰:人血气,苟能若一,则天下为一矣,恶有乱者乎?黄帝曰:余问一人,非问天下众。歧伯曰:夫一人者,亦有乱气,天下象,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01.html

共找到899,6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