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被忽视与遗忘。 二、五经的含义及五经在中国文化早期发展中的原典意义: 五经指的是:《易》、《诗》、《礼》、《尚书》、《春秋》,产生于公元前1000-600年左右。五经在春秋时就已获得经典的地位,但至汉时才真正名副其实,汉代时朝廷将五经...
...具体运用为一体,全面、立体、系统地反映孔子的一套大型图书。 《孔子》共分六大部分: 第一部分:“东方的太阳——孔子全传”,系统介绍了孔子生平。把孔子生平从诞生到辞世按时间顺序分成若干小故事的形式串连而成。 第二部分:“思想的长城——孔子学说...
...《台湾三字经》的经文部分共2,712字,从经首“尔小子,生于斯;地理志,宜先知。”至经尾“能孰(熟)读,非无益;智识开,宜游历。”均为三字一句,且两句互相对仗的夹韵语文体,该文体系模仿中国宋朝王应麟所著作的汉古文《三字经》,因此作者将书名...
...标题前先简要介绍作者姓名、讳号、籍贯、职称、生卒年月等,以使读者对本文作者有所了解,颇具医史资料价值。在我国期刊出版史中可谓首创,现今我国出版的学术期刊中有的就在正文前或在正文末附作者小传。从上述《吴医汇讲》各方面来看,同现代期刊的特征颇...
...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心经在将指.肝经在食指.脾经在大拇指.肺经在无名指.肾经在小指.运者以我食指运小儿五指头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结.开咽喉胸膈中闷塞.以及肚响腹胀.气吼泄泻诸症.盖五脏之气.运动即能开利....
...温病著作。不分卷。汪·温载之撰。刊于1886年。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着中,《温病条辨》头绪纷繁;《温热经纬》辞义深奥,不易为读者所掌握。遂参阅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此书。书中阐述温病证治大抵不外叶氏之法与《温病条辨》之方。...
...温病著作。不分卷。汪·温载之撰。刊于1886年。作者认为在较有影响的温病专着中,《温病条辨》头绪纷繁;《温热经纬》辞义深奥,不易为读者所掌握。遂参阅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此书。书中阐述温病证治大抵不外叶氏之法与《温病条辨》之方。...
...“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这在阅读时需加注意。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
...作者:(宋)灌圃耐得翁著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一卷,耐得翁撰。耐得翁系别号,姓赵,余无可考。作者曾寓游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根据耳闻目睹的材料仿效《洛阳名园记》,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写成该书。书内分市井、诸行、酒肆、...
...燥症专着。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着。现存《张氏医参附经》本。...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