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情志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七情为人之常情,尽皆有之,但若情志过极,便能伤人致病。孕妇情志过极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而且因气血逆乱,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素问·奇病论已经提出:“人生而有病颠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

http://qihuangzhishu.com/79/29.htm

变蒸学说_中医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脉经诸病源候论等医籍关于变蒸的记载认为:小儿自初生起,32日一变,64日变且蒸,10变5蒸,历320日,小蒸完毕;小蒸以后是大蒸,大蒸共3次,第1、2次各64日,第3次为128日。合计576日,变蒸完毕。小儿变蒸时,机体脏腑功能逐步...

http://qihuangzhishu.com/79/18.htm

加减真武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医学探骊集加减真武汤 圣济总录加减真武汤 实用中医儿科手册加减真武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探骊集卷三:加减真武汤【处方】焦白术4钱,吴茱萸4钱,附子3钱(炙),茯苓4钱,延胡索3钱,槟榔2钱,白芍2钱,炮...

http://zhongyaofangji.com/j/jiajianzhenwutang.html

的总结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医脉诊断学研究出现高潮,产生了大量专著。其中王叔和所撰脉经10卷,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的脉知识,并有许多创造发明,是中医脉诊断学的奠基之作。除此之外,梁七录隋书·经籍志等尚著录十余种脉著作虽已...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4.htm

卷三十二 泰州案一_明儒学案

...机横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故其害如是。今之言诸公者,大概本弇州之国朝丛记,弇州盖因当时爰书节略之,岂可为信?羲攷其派下之着者,列於下方。 颜钧,字山农,吉安人也。尝师事刘师泉,无所得,乃从徐波石,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4600.html

中医眼科发展简史_中医眼科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因病机、临床证候、针刺疗法等已有初步的论述。所载眼部病名有目赤,目痛、目眦疡、目下肿、目不明、目盲、视歧等30余种。后世中医眼科中关于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五轮八廓学说、眼病的脏腑辨证等许多基本理论,就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

http://qihuangzhishu.com/82/3.htm

儿童保健的内容_儿科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研制与生产断奶后食品以保证能量摄入及蛋白质供给。3.学龄前期:主要目标是早期发现视力、听力及发育障碍和促进健康的情绪行为发育。此期保健多在托儿所、幼儿园中进行,其指导思想应是“以保为基础,保教结合”,按照教育部的幼儿教育纲要进行有计划的教育...

http://qihuangzhishu.com/976/10.htm

木核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名医别录木核味甘,寒,无毒.主治胁下留饮,胃气不平,除热.如蕤核,五月采,阴干.新修本草木核味甘,寒,无毒。主胁下留饮,胃气不平,除热。如蕤核,五月采,阴干。证类本草木核味甘,寒,无毒。主胁下留饮,胃气不平,除热。如蕤核...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xuemuhe.html

简明中医儿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儿科的发展概况,及诊治、护理等基础知识。各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予以简明扼要的论述。其内容有初生疾病、四大要症(麻疹、天花、惊风、疳症)、弱症、杂症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319.htm

简明中医儿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儿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儿科的发展概况,及诊治、护理等基础知识。各论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临床常见的儿科疾病予以简明扼要的论述。其内容有初生疾病、四大要症(麻疹、天花、惊风、疳症)、弱症、杂症四...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32.htm

共找到471,1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9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