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煎(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百合30克,冬瓜仁6克,竹茹4.5克,橘红9克,川贝母6克,浙贝母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橘贝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橘红9克,川贝母6克,茯苓6克,紫苏叶5克,炒百部6克,法半...
...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是家长也不要把孩子捂得太厚了。小儿卫气不固,对外界气候适应能力较差,《养子十法》中提出过“背、腹、足、膝要暖,头要凉”的观点。一般在室内不活动的情况下,孩子不出汗、手脚掌心不发烫、皮肤摸上去凉丝丝的,这时候衣服穿的厚度...
...)特点和范围医院制剂一般不象药厂大批量生产,具有制备数量少而周期短、品种多、适用性强、供应及时、方便患者等优点。同时,由于医院制剂室直接面向临床,所以对技术人员配备、设施、检验器和卫生条件等均须经上级卫生行政部审查批准,发给《制剂许可证》后...
...上呼吸道感染其基本症状为发热及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而其症状表现轻重与年龄及感染程度有关。(一)不同年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1.三个月以下婴儿:发热轻微或无发热。因鼻阻及鼻阻所致的症状较突出。如哭闹不安、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有时...
...封口,3-5天后启封即可取饮。 用法:每日1次,每晚饮10~20毫升。 注释:海风藤, 《浙江中药手册》日: “宣痹,化湿,通络舒筋,治腿膝痿痹,关节疼痛。”常春藤,若凉入肝脾经; 《植物名实图考》日:“治筋骨疼痛,风湿麻木,泡酒服。”老鹳草...
...妇儿科方书。《内经》不仅建立了指导各科临床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提出了有关儿科的不少论述,如小儿生长发育、体质特点、先天因素致病、某些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等。《伤寒杂病论》建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特别是脏腑论杂病,对后来儿科辨证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
...验”的特点。儿童常见病家庭单验方多散见于古今中医儿科著作文献中,各省、市、地、县所编的单验方集和杂志等读物中,查阅不便。为此,本书将有关防治儿童常见病、特发病的单验方蒐集起来,并参考中西医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全书分为新生儿疾病、急性传染病、...
...学说。他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凋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此外,明代还有李时珍《本草纲目》,收集了很多治疗儿科病的药、方。鲁伯.嗣《婴童百问》,详究儿科病源与证治,论述...
...食用2次。(《圣惠方》)2.尿血:鲜马齿苋60~120g,车前草7株,水煎服。(《家庭食疗手册》)3.尿道炎:马齿苋60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l剂,连续服用。(《家庭食疗手册》)4.小便热淋:马齿苋汁服之。(《圣惠方》)【使用注意】脾虚...
...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着。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诊断、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肛门病、皮肤病、眼耳鼻喉口腔病、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主要根据实际临床体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方法,或其他诊治法,对其中各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