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能真正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经典著作需要不断学习重温。学好《内经》、《中医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二是具有丰富的、经得起临证再验证的实践经验;三是能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能通过科学研究从临床经验中总结出规律。 问:您是如何实践您的理念的? 答...
...、《药性赋》、《伤寒论识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姜春华.姜春华论医集.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1 姜春华.历代中医学家评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2 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新编.上海:...
...弱视属中医“视瞻昏渺”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肝藏血”,“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说明肝血充盈,则视物精明,能辨五色。 弱视是指眼球内部、外部无任何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不能到正常者。早在隋·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就有近似本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线索。治疗以口服中药煎剂为主,按辨证施治原则选用方剂。有单用一方的,有二、三个方剂配合使用的。有始终用一方的,也有因病情变化而更换方剂的。心气虚的主方是养心汤(《证治准绳》)、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敛汗方(验方);...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基本特点,但目前中医学的某些教科书和临床专着、杂志报道等,有不少是采用以病分型立方的格式,这种方式是否符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精神,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裘氏认为,目前中医的临床分型立方现象实际是模仿于西医学,西医论病,...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下简称“研修项目”)入选对象的培养工作,根据《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3]9号)有关精神,经研究,将原研修项目考试委员会调整组建为研修项目专家...
...1918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的针灸世家。16岁随父郑毓琳先生系统学习《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著作。20岁时学成后行医于安国、保定等地,1943年赴北平行医,1947年考取中医师,独立开业。1951年从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
...中心医院副院长,中医院支部书记。兼任上海市医学会常务理事,针灸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年鉴》编委,《新编中国针灸学》特邀编委;南汇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主任,南汇县医学会副理事长,南汇县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南汇县...
...、唐由之等主编《中医眼科全书》、李传课宅编《中医眼科临床手册》和《新编中医眼科学》等,一大批中医眼科专著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版。1985年成立全国中医眼科学会,至今已举办9次全国性学术交流会,还创办了《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等。这一切都充分地显示...
...时期,持续到1979年。在此期间针麻临床取得了新的进展,如将针刺麻醉手术用于休克、危重病人手术方面。在197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首次向世界公布了中国针麻共应用100多种手术,累积60余万例 ,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的报道,并强调“从针刺治疗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