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异质体 甲胎蛋白异质体对于伴有AFP升高的原发性肝癌与良性肝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以LCA-R占25%作为鉴别诊断的界线。 LCA-R≥25%者有80%~90%的可能是原发性肝癌,低于此值者为良性...
...各种治疗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形成综合治疗,必能更进一步提高肝癌的疗效。 综合治疗是各种治疗方法的组合。而治疗方法的选择最主要的仍取决于病期的早晚。病期早的可供选择的方法便多,病期晚的自然就少。病灶是否局限,则是手术及其他局部治疗能否选择...
...方面的不足,治疗中更多地从整体出发,从改变身体产生癌细胞的内环境着手,通过提高人体免疫力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所以对于肝癌的治疗中医占有一定的分量和优势,不可忽视。 西医对症治疗消灭癌细胞,中医整体治疗可减少癌细胞生成,从而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
...环境因素有关的,这对中医预防肝癌的研究,采取的措施和分析癌症病因,都具有重要的惜鉴价值。在古代医疗条件下,对肝癌治疗的疗效如何,没有系统医案可稽,但在实践中应用的许多方法和药物提示我们,治疗得法可延长寿命。古人积累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有待我们...
...手术切除,並将癌栓吸出,术后应加作介入治疗。若癌栓无法吸出或无法完全吸出,则术后可在超声引导下作门脉主干酒精注射治疗,或局部放射治疗。若病灶广泛,则当作介入治疗。若腹腔淋巴结、肾上腺、骨或脑转移,当作介入治疗及转移灶局部的放射治疗。而肝癌控制...
...从1984年7月起,我国台湾地区实施了乙肝疫苗接种计划。为了评价该免疫计划对肝细胞性肝癌形成的影响,张美惠教授等进行了长达13年的研究。在这次研讨会上公布的这项“台湾乙肝疫苗接种与儿童肝细胞癌发病率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乙肝疫苗接种可...
...临床上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名患者已住院接受第九次肝癌介入治疗,这位肝癌患者的主治医生说:“我所治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你是治疗次数最多的一位,也是进行九次介入治疗的第一个患者。”介入治疗到底是个什么治疗方法,九次介入治疗难道是个奇迹?介入治疗...
...许多新的蛋白酶抑制剂目前正在开发之中,至少有50种不同的蛋白酶被考虑作为潜在的靶标。许多靶标是采用动物模型确定的,尤其是啮齿动物基因敲除模型,然后用于筛选抑制剂。 ■肾素抑制剂治疗高血压 肾素是与激活血管紧张素原产生血管紧张素I有关的...
...、腹泻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AFP改善情况 16例AFP升高者,治疗后8例恢复至正常范围,5例有所下降,3例无变化。...
...基因组学时代带来新希望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对于开发效果高于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的抗菌药物并不是很热心。但是,到了1995年,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基因组完全DNA顺序的确定改变了一切——期望探寻数以百计的新基因作为可能的靶标...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