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虻虫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蜚虻。具有调经破血、消癥软坚的功能。用于经闭、瘀血作痛、跌仆损伤等病症。 来源 复带虻:又名双斑黄虻。为虻科昆虫双斑黄虻又名复带虻 At-ylotus bivittateinus ...
...病名。因劳力辛苦所致黄胖病。《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力役人劳苦受伤,亦成黄胖病,俗名脱力黄。”与因虫食所致之黄胖病不同。症见黄胖,好食易饥,怠惰无力。治宜双砂丸、伐木丸加味。参见黄胖条。...
...东行吴茱萸根(去土锉三两) 蜡(三两) 鸡子(五枚去壳取黄用) 粳米(一盏)上四味,除蜡并鸡子外,各捣罗为末,先以铜锅内煎蜡熔,即下茱萸根末、米粉,鸡子黄,煎令可丸,即丸如小豆大,早晨煎粟米饮,下五十丸,小儿服二十丸,虫出即瘥。治脾劳,有白...
...无恙。(雄按∶紫庭方云,第一代初,劳虫如婴儿。万氏此说,不知何本。)阎姓子有虫病,黄瘦,腹中时痛,口馋,如有肉食则痛不发,一日无肉,则痛甚。万视其体甚弱,不敢下,只用苦楝根皮,放肉汁中煮食之,单服三日,下虫如蝌蚪者一盆,色黄黑。后以养脾丸...
...,盖鳖因积瘀而成故也,追虫打鳖丸;不敢下者,钓虫黑白丸亦好。但钓后,须服调脾和胃药。眼鼻下黑蟹爪明。凡虫证,眼眶、鼻下青黑,面色痿黄,脸上有几条血丝,如蟹爪分明,饮食不进,肌肉不生,沉重寒热,若不早治,相生不已,贯心杀人。传尸痨虫十八种,传...
...甘草90克 桃仁200克 杏仁200克 芍药120克 干地黄300克 干漆30克 虻虫200克 水蛭100枚 蛴螬200克 蟅虫100克【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破瘀消症。主虚劳内有干血,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
...大黄(十两,蒸) 黄芩(二两) 甘草(三两) 干漆(炒) 桃仁(各一两) 芍药(四两)杏仁(去皮尖) 虻虫(去翅足,炒) 蛴螬(炒,各一升) 虫(半升,炒) 水蛭(百枚,炙黄) 干地黄(半两)共为末,蜜丸小豆大。日三服,每五丸。腹胀有形块...
...之。)麻油米醋(并急饮二碗,毒即散。)兔葵荠长松恶实辟虺雷草犀白兔藿黄药子荷地榆鬼臼决明叶蛇莓冬葵根、叶海根苋菜(并主蛇、虫、虺、蝮伤,捣汁,或为末服。)五叶藤茴香半边莲樱桃叶小青大青水苹(并捣汁服,滓敷。)络石(服汁并洗。)紫荆皮(煎服,...
...隐翅虫又称线性皮炎,是由一种叫隐翅虫的黑色蚁形小甲虫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 这种昆虫黑头黄腹,身长不足1厘米,昼伏夜出。此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毒液,当人将虫体压死或拍碎后,即可流出强酸性毒液,与人的皮肤接触后即可引起皮肤急性炎症反应。...
...《本草易读》黄茄子甘,寒,无毒。散血止痛。肠风下血,经霜茄子烧末,每酒下二钱。(验方第一。)久患下血,老茄子三枚,湿纸包煨熟,以酒沃之,封闭三日取饮。(第二。)磕扑青肿,切片煨末,酒下二钱,神效。(第三。)热毒疮肿,用一枚,切去二分,去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