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两虚血瘀证_临证实验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腰脊酸痛,饮食不思,少腹阵痛,痛后出血,色暗夹块,块下痛减。切诊脉象沉弦,少腹急结。观其脉症,证属脾肾两虚,胞宫宿瘀。治当逐瘀推陈,若瘀荡尽,新血自可归经。然活血宜行气,气行血则行,逐瘀须补血,血足瘀方尽。唐宗海血证论亦云:“不补血而...

http://qihuangzhishu.com/115/241.htm

饮食调养的原则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适量的营养,乃是保证生长发育和健康长寿的必要条件。早在二千多年前,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说:“谷、肉、果、莱、食养尽之”,全面概述了饮食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2.html

唐宗海(1847-1897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两卷(1892年)。认为西医与中医互有优劣,主张应“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其观点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者影响颇大。曾着血证论八卷(1884年),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药物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32.htm

目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指眼内出血证。又名目血。①指血自泪窍出。清·唐容川血证论卷二:“泪窍出血,乃阳明躁热所攻发。”如风热重,大便秘者,通脾泻胃汤治之。②指血泪。多属风热毒邪为害,治宜祛风清热,解毒凉血,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87.htm

饮食宜调和 五味补五脏 探源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②_【中医宝典】

...□马作峰 王平 张六通 湖北中医药大学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饮食五味是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在强调五味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的的同时,也提出了五味可以损伤脏腑的理论,并花费大量笔墨对五味损伤脏腑的规律和表现进行了详细论述。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54.html

橄榄(日华子本草)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橄榄捣汁或煎浓汁饮服。(随息居饮食)3.预防白喉、上感、流感:鲜萝卜(白色为好)60g,鲜橄榄2~5个,开水泡服或水煎代茶。(饮食治疗指南)4.百日咳:生橄榄二十粒,炖冰糖作三次服。(饮食治疗指南)【使用注意】凡热性咳嗽者,...

http://qihuangzhishu.com/484/60.htm

饮食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气衰则悔,名曰酒悖也。(灵枢)哲言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又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乃浑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饮者水也,无形也。又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肺病则为喘咳、...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17-2.html

王士雄和随息居饮食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王士雄少时家贫,精心研究医学,著有随息居饮食霍乱论王氏医案潜斋医学丛书温热经纬等十多部著作。 王士雄(1806~1867),字孟英,号梦隐、睡乡散人,浙江海宁人,曾移居杭州、上海。少时家贫,精心研究医学,著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74.html

饮食养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保证生命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汉书·郦食其传所说:“民以食为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0.html

饮食养生的作用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饮食为的是补充营养,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具体说来还有许多讲究。首先,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精、气、神,统称“三宝”。机体营养充盛,则精、气充足,神自健旺。寿亲养老新书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10-1.html

共找到488,2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