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共二块。口淡证名。口内淡而无味。《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虚则口淡”。《医学正传·口病》:“有口淡者,知胃热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认为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并非皆为胃火使然。有虚实之别。虚者见于病后胃虚,宜健脾和胃,...
...目录 《准绳·类方》大内伤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准绳·类方》:大内伤丸【处方】白术(黄土炒)6钱,枳壳(麸炒)6钱,黄芩(酒炒)6钱,厚朴(姜汁炒)5钱,香附(童便炒)5钱,苍术(米泔水洗,葱汁炒)5钱,草果(炒)5钱,木瓜5钱...
...卷一论小儿赋禀、诊法、初生儿疾病的防治等;卷二-四分述儿科多种病证(包括内科杂证及外科疮疡),每病除辨证立法外,并附有正方、验方及外治法等;卷五-六为作者删订《万氏痘麻》的各种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则。作者还对指纹的临床意义,惊风和...
...深入研究,开创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研究方法之先河。为后世方有执“三纲鼎立说”打下了基础。卷十一阐述胚胎发育、产育及小儿杂病。卷十二-十五养生、辟谷、退居、补益;其中不乏精辟之论和有效方法。卷十六-十七中风;卷十八-二十杂病;卷二十-二十二万...
...果菜所致的病证。《张氏医通》卷二:“伤生冷果菜,宜木香、砂仁、炮姜、肉桂。”因所伤之物不同,各用主治之药。《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伤菜,丁香、麝香、肉桂。伤瓜,鲞鱼炙食,瓜皮煎汤。”《世医得效方》卷四:“果菜积,平胃散加丁香麝香为...
...医案著作。六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将医案归纳为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伤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医案著作。六卷。清·吴箎撰。刊于1836年。本书将医案归纳为中风、咳嗽等37门,以内伤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儿科。每门后并附常用诸方,间附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供参阅。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年份:公元...
...内伤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则其脉症必并见而难辨.尤宜细密求之.若显内症多者.则是内伤重而外感轻.宜以补养为先.而发散次之.若显外症多者.则外感重而内伤轻.宜以发散为急.而补养次之.此东垣未之及也.因并赘于此.用者详之.【方】补中益气汤 治劳役所伤...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刻脉症治方序 刻脉症治方小言 脉症治方凡例 卷之一\风门(中风瘫痪疠风惊风附 伤风) 中风(附瘫痪疠风惊风) 伤风 卷之一\寒门(伤寒 中寒 瘟疫大头病附 内伤脾胃附) 伤寒 中寒 温疫(大头病附) 内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