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辩,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上十问者,乃延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也。明此十问,则六变具存,而万病形情俱在吾目中矣。医之为难,难在不识病本而施...
...《备急千金要方》大黄附子汤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当以温药下之之方。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论曰∶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饮食,弦紧相搏即为寒疝...
...之症状为实寒,故用附子配炮姜、椒目、毕澄茄、淡吴萸以温散寒邪。而如”王,男,饱食后,其酸能止,以胃酸过剩。过剩之原因甚繁。此方用温胃而不刺激者。炮附块、荜茇、淮山药、陈皮、云苓、生艾叶、旋覆花、沉香曲、潞党参、柿蒂、五磨饮(分三次吞)”。...
...【药用】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肥大块根。【性味与归经】大辛,大热。有毒。入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临床应用】1.用于厥逆亡阳、脉微欲绝等症。附子辛烈而热,主要用于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弱,或因大汗、大吐、大逆...
...。什一之師,三年不解,非有餘食也,則民有鬻子矣。故曰:「山林雖近。草木雖美,宮室必有度,禁發必有時,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獨伐也,大木不可獨舉也,大木不可獨鉉也,大木不可加之薄牆之上。」故曰:「山林雖廣,草木雖美,禁發必有時;國雖充盈,金玉...
...——《左传·庄公十年》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康肃问曰。—— 宋· 欧阳修《归田录》 公问不至。——《左传·庄公八年》 又如: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打听路径);问信(打听消息);问官答花(答非所问);不耻下问...
...鑫 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 附子,始载于《本经》,因附于乌头(母根)而生长,故名附子。其药大辛大热,刚燥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是温里扶阳的要药。临床应用只要辨证恰切,配伍得当,可治各种病症,尢其...
...《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木通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劈)右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而用石膏组方用药者,竟达27首之多,在倡导后世辨证应用石膏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冲破四禁 独尊石膏 自汉代医家张仲景首用石膏制方白虎汤以来,白虎汤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石膏的使用也再没有超越经典白虎汤的窠臼。到...
...为末,加猪心血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姜汤送下。10、小儿慢惊(抽筋,涎壅厥逆)。用生川乌头(去皮脐)一两、全蝎十个(去尾),分作三他,每服用水一碗、姜七片煎药饮下。11、小儿囟陷。用乌头附子(生,去皮脐)二鲷、雄黄八分,共研为末。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