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乔脉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篇篇首至“其不当数者为络”,见《灵枢》卷四第十七《脉度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二。“阴乔阳乔”至“则瞑目”,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一《寒热病篇》,又见本书二十六卷《寒热杂说》,又见《甲乙经》卷十二第四。“邪客于足阳乔”至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11-3.html

阴阳篇_《景岳全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凡阳邪盛者,必朝重暮轻;阴邪盛者,必朝轻暮重。此阳逢阳王,阴得阴强也。其有或昼或夜,时作时止,不时而动者,以正气不能主持,则阴阳盛负,交相错乱,当以培养正气为主,则阴阳矣。但或水或火,宜因虚实以求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gyuequanshu/124-7-2.html

阴阳_《中医名词词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也可以转化为阴证等。阴阳语出《伤寒论》。指在病理上的阴阳失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cicidian/109-2-1.html

阴阳别论·素问·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

http://wenxue360.com/guji/970.html

阴阳别论·素问·黄帝内经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 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 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 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

http://www.wenxue360.com/guji/970.html

阴阳_《医述》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阴之根。阳行也速,阴行也缓。阳之体轻,阴之体重。阴阳平,则天地而人气安;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故天地得其阳则炎炽,得其阴则寒凛。阳始于子前,末于午后;阴始于午后,末于子前。阴阳盛衰,各在其时。《金匮》曰∶秋首养阳,春首养阴。火出于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shu/472-11-3.html

阴阳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阴阳皆有损益,能知所预,则二者何不可调哉?此说亦通。按启玄子注此,谓女为阴七可损,则海满而血下,男为阳八宜益,交会而精泄,以用字解为房事。然经血宜调,非可言损,交会精泄,何以言益?故马氏因之而注为采取之说,岂此论专为男而不为女耶?...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7-2.html

阴阳互根_阴阳五行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阴阳互根指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阴阳互根】 互根即互相依存。阴阳双方均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孤阴”“独阳”就不能生化滋长。同时,阴阳又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如机能与物质之间就是这种互根的关系。但阴阳学说中较常用互根...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76.html

阴阳离决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如“亡阴”“亡阳”等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阴阳离决的严重恶果,故《素问、生气通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lijue-2029.html

阴阳乖戾_阴阳五行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阴阳乖戾指乖戾即不或失调。 【阴阳乖戾】 乖戾即不或失调。阴阳不和或失调,就会彼此偏衰偏亢,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常等。这是病理变化的基本原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675.html

共找到747,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