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失调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因素作用于人体,都可造成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有序状态的破坏而形成疾病。所以说,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其中阴阳偏盛、偏衰是各种疾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这种变化通过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表现出来。一般说来,邪正盛衰是病证虚实性质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64.html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_【中医宝典】

...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80.html

阴阳诸论_《医学集成》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一道,始于一,终于八。伏羲画之以开其渊源,文王演之以神其变化。故一而二,阴阳判矣,则对待之数出焉。阴阳判,天地位矣,则主宰之理立焉。天地位,四时行而万物生,则知人之生生化化,唯此阴阳而已。所以卦有乾坤,人有男女,故曰:乾道成男,坤道...

http://qihuangzhishu.com/1033/6.htm

中医与阴阳_【中医宝典】

...前人成果,把阴阳消长说发展为“太虚本动”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在阴阳二者的不断交替变化中除旧更新,形成了比较彻底的矛盾发展观。 内容 阴阳被古代医家引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认识和探讨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问题,并被赋予了特定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26.html

阴阳的工作机制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面这一章我们讨论了伤寒的意义,伤寒实际上就是影响阳的收藏,影响阳体,然后通过这个影响进而波及阴阳的全面。在上面的讨论里我们已经描述到阴阳变化过程,但是,这个过程还太粗略,这一章我们将更具体地讨论这个问题。...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5-0.html

阴阳的含义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以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故有“一阴一阳之谓道”之说。 阴阳的对立统一观点被古代医家所吸收,并与长期所积累的解剖、生理知识和疾病防治经验相结合,从而形成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把阴阳概念全面而系统地运用于医学的医籍,首推《黄帝内经》。 2、阴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4.html

认识阴阳探求至理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的这段话对阴阳作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我们做任何学问,尤其是中医这门学问,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阴阳是万物的纲纪,一个万物,一个纲纪,大家可以掂量一下这个分量,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4-2.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这一世界观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在自然科学中人们应用阴阳学说研究天文地理,以此解释四季变化和万物的兴衰。医学家论阴阳,综合了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阴阳观念,以此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防治疾病的经验。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9.html

阴阳-中医学思维的主体_【中医宝典】

...这一世界观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在自然科学中人们应用阴阳学说研究天文地理,以此解释四季变化和万物的兴衰。医学家论阴阳,综合了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阴阳观念,以此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防治疾病的经验。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72.html

望法阴阳总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明堂察色.以脏腑部位为体.以气色诊法为用.故分观之.可以识其常.合参之.可以通其变.然究其常变.而原其始终.要不离乎阴阳之旨.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以五色分言之.青属少阳.旺于春.赤属太阳...

http://qihuangzhishu.com/736/12.htm

共找到65,2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