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领六字诀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家枢要》提出:“察脉须识上下来去至止六字。上者为阳,来者为阳,至者为阳;下者为阴,去者为阴,止者为阴。上者自尺部上于寸口,阳生于阴也;下者自寸口下于尺部,阴生于阳也。 来者自骨肉分,出于皮肤之际,气升也;去者自皮肤之际,还于骨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72.html

合参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四合参指辨证过程中,把望,、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 【四合参】 辨证过程中,把望,、问、切四诊所得的有关病史症状、形色和脉象等材料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以防止局限性和片面性,以便判所疾病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16.html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_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什么症状_查疾病_【疾病大全】

...起病急,多见于严重外伤、休克、重症感染的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增快,在24~48h可出现严重呼吸窘迫,呼吸时常带鼻音或呻吟,有明显发绀及胸凹陷现象。但多无咳嗽和血沫痰。肺部体征极少,有时可闻支气管呼吸音及偶干湿啰音,晚期才有肺部实变体征,如叩...

http://jb39.com/jibing-zhengzhuang/XiaoErShiFei263100.htm

临症千万不能丢_【中医宝典】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重视脉,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也可以重现扁鹊学。 老百姓对它的痴迷不亚于中医界,近十几年,脉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脉,可有可无”、“不过是障眼法而已”的言论,已经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8.html

_《内经知要》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术】

...《脉要精微论》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有过之脉(人身营卫气,昼则行于阳分,夜则行于阴分,至平旦皆会于寸口,故诊脉当以平旦为常也。阴气正平而未动,阳气将盛而未散,饮食未进。虚实...

http://qihuangzhishu.com/747/8.htm

呼吸至数_《类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六寸。乃合一至一寸也。呼吸脉行丈尺,见经络类二十六。)常以不病调病患,医不病,故为病患平息以调之为法。(不病者其息匀,病者其息乱。医者不病,故能为病患平息以调者,以其息匀也。是为调之法。)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脉为血气道路...

http://zhongyibaodian.com/leijing/481-10-3.html

心得_【中医宝典】

...老中医专家,为健康学生或患者搭脉,同一人脉象,一个专家一个说法,有时相差甚远。 这种困难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所以古人对于脉的论述特别详尽,使用譬喻、使用描述,语言也特别生动,目的要你心领神会。《内经》强调悟而后通神明:“神乎神,耳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796.html

论诊病须知四_《知医必辨》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诊病之法,无过于望、、问、切,所谓四也。此四字无人不知,果得其法,病无不治。而医多差误者,口能言,而心不能得,手不能应也。其中奥妙,本难尽言,然初学诊病,果能得其大略,临症留心,久之纯熟,自然触手成春。第一曰望。望者,望其色也。凡人...

http://qihuangzhishu.com/305/6.htm

溺望法提纲_《望诊遵经》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窃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其变.则其变.可知其病焉.诊法维何.闭癃...

http://qihuangzhishu.com/736/95.htm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做哪些检查_普外科呼吸窘迫综合征_【中医宝典】

...早期体征可无异常,或仅双肺干啰音、哮鸣音,后期可闻及水泡音,或管状呼吸音。 x线胸片早期可无异常,或呈轻度是间质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肺纹理增多,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至融合成大片状浸润阴影,大片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治疗 一、肾上腺...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2/b22186.html

共找到423,20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