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阳明证用药法_《医学心悟》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正阳阳明,在表者,葛根汤。表邪入里,未结聚者,白虎汤。邪已入,结聚成实者下之,调胃承气汤。凡用下药,必以腹满、硬痛、便闭为主,或下利肠垢,或下利清黄水,色纯青,心下硬,其中有燥屎也,攻之。否则虽不大便,亦未可攻,但清之、润之而已...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xinwu/657-7-13.html

阳明证_《伤寒说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热泄而胃气顺矣。缘燥矢为害,燥矢不去,胃郁无从泄也。视其小便,顺利舒长,诊其脉候,沉缓实大,而见以上诸证,宜大承气泻之,无庸疑也。若于蒸蒸发热之时,早和以调胃承气,稍重者,小承气微清胃热,不令异时燥结,更为妙也。急下三证胃始病,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shuoyi/1295-9-3.html

温病吐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即止。舌苔白浓欲黄,大便三日未行。脉象左部弦长,右部洪长,一息五至。 【诊断】 此证因家务劳心过度,心肝先有蕴热,又外感之热传入阳明之府。两热相并,逼血妄行,所以吐血。然其脉象火热虽盛,而正犹不虚,虽在高年,知犹可治。其治法当以清胃之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592.html

“踸”字的康熙字典_康熙字典踸的解释_康熙字典踸的意思

...《唐韻》《集韻》《韻會》丑甚切《正韻》丑錦切,𠀤音。《說文》踸踔,行無常貌。詳踔字註。 又《集韻》癡林切,音琛。 又丑減切,音𠐩。義𠀤同。 《類篇》或作趻、𧿒。...

http://hanwen360.com/k/8E38.html

脏与的关系_【中医宝典】

...脏与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由于脏属阴,属阳,脏为里,为表,一脏一,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并有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心与小肠 心的经脉属心而络小肠,小肠的经脉属小肠而络心。因而心与小肠通过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530.html

忆年十五心尚,健如黄犊走复来。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杜甫的《百忧集行》类型:人生原文如下: 忆年十五心尚,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

http://wenxue360.com/mingju/4751.html

论奇、六腑中的胆并非一物_【中医宝典】

...、六腑中的胆并非一物 奇恒之和六腑中均有“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发现《内经》中关于奇与六腑中“胆”同一器官的论述。奇与六腑的中“胆”为同一器官乃是《内经》以后后世医家研究的结果和观点,尤其当代观点认为奇中的胆就是六腑中的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111.html

略_《张氏医通》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变法也。阴寒用附子此正治也真武汤则生姜以散水气。白通、通脉则葱白以通阳猪胆汁以收阴。此变法也。实用大黄。此正治也。大黄附子汤、附子泻心汤则附子以破结。黄龙汤则人参以助力。足补南阳之未逮。此变法也。阳邪陷阴欲转阳分。用芍药、甘草护持营...

http://qihuangzhishu.com/495/536.htm

共找到67,24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